干净平整的村道、灰瓦白墙的小院、充满生机的菜园,伴着夕阳余晖散步的老人和静待日落的家犬……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干净健康有质量的生活,教场村从建设维护两方面入手,通过投资建设、积分制实施、法治文化建设等进行人居环境改造和文化设施建设,实现环境文化双提升。
上下一心共聚力,环境卫生实现整治提升。在襄河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教场村投资231万元进行杨常新村村民组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为了让改造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教场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户主会议和党员会议,成立小组理事会,认真听取村民改造提升意见。根据村民意见,教场村对杨常新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路面硬化、墙体粉刷、绿化种植、路灯安装,利用主次干道边角进行乡村小微景观创意和主题广场建设,大幅提升了村容村貌。围绕房前屋后、花坛围墙的边角处,杨常新村也是下足功夫,清除污泥垃圾,扫清枯枝烂叶,在“细微处见真章”。针对村庄老人外出买菜难、种菜需求强的情况,教场村将新村入口处的荒地改造成小菜园,分地到每家每户,让村民把“菜篮子”抓在自己手中,有效解决了村民买菜难问题,极大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通过环境整治提升,两百人的“小”杨常渐渐变成了人人羡慕的“世外桃源”。
长治长效常管护,“小积分”实现大效果。人居环境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长期维护保持才是关键。教场村积极谋划,紧紧抓住“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这个主要矛盾,针对杨常新村住户集中、村民较少的情况,因地制宜实施积分制项目,将人居环境的室内卫生、家禽养殖、绿化管护、垃圾处理等主要方面转化为10个数量化指标,对自愿参加积分制项目的村民以户为单位按月考核形成积分。获得满分的农户可以获得10元积分卡,凭卡到村“积分超市”兑换10元生活用品。为了让制度有落实,让积分见成效,在教场村指导下,杨常新村通过村民选举组成了专门理事会,负责积分制考评实施工作。理事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党员担任理事长,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考核评分,主动接受村民监督。考核评分完成后,理事会在村公告栏公开评比结果,让优胜者获表扬,不足者受激励。积分制开展伊始,仅有二十余户村民参加,但随着活动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户自愿参与到积分制中来,主动做好房前屋后清洁,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逐渐转变了老旧思想观念,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牌一墙一长廊,打造法治教育新阵地。良好的法治氛围是村民安心生活的重要保障。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村民过得舒适、心里踏实,教场村杨常新村在法治文化建设上下足功夫,在村口处、道路旁,杨常新村树立了不少法治宣传牌,用法治历史故事、名言警句让村民了解我国法治传统文化,树立尊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在白墙上,杨常新村把《民法典》中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间借贷等规定“种”在了房前屋后,让《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杨常新村还利用集中空地建造了“议事长廊”,为百姓面对面地表达诉求、协调利益、解决矛盾提供了场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杨常新村落地生根。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村民们矛盾纠纷少了,法治意识强了,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也在渐渐形成。
教场村坚持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始终为民,实现了杨常新村人居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整治提升,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真正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教场村将继续开展和平新村人居环境和文化建设整治提升工作,让更多农民过上和美宜居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