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文化创意 > 文字新闻
在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3  来源:中工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文化积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文化根脉,其承载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史上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及道德规范,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源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坚持不懈地在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向世界讲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党史故事,以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国故事。新征程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新时代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定的文化立场既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根基,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力量源泉。近现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碰撞的机会愈来愈多。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影响,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曾逐渐降低,加之一些文化霸权主义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使得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被削弱。常言道:“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因此,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牢牢坚守住中华文化立场,既不能“削足适履”,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和特色;也不能“削履适足”,失去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动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坚实根基。

  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立足本民族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无论在什么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最鲜亮的文化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些论断深刻表明只有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牢固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才能牢牢把握住中华民族最鲜亮的底色,才能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从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竞争中更加坚定自信地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坚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在多元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下保持自身独立思想和态度,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自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政府、高校、媒体都应保持冷静,始终以中华文化的独立性作出有力回应,正确引导舆论,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民族共识,增强全民文化自信,从而向世人展现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讲述客观真实的中国故事。

  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指在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及话语方式,并以中国式的话语叙事逻辑向世界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及精神特质,以显著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是展现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壮大中国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推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对外传播,是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两个重要支点。其一,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过程中,应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现蕴含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从而有效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全球化。现阶段,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受众均可从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应创新叙事框架,积极寻求与国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如此一来,既可保证更有效的文化输出,也可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实现中国话语权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比如,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以短视频的形式,充分展示充满中国元素的服饰、音乐及美食,为世界打开了认识、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指导着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建设,且其作为一种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本身就是中国叙事体系时代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很好地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借助人文交流活动、国际论坛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及中国方案,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且融通中外的叙事话语,既可帮助国内外受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使其真正认识到中国已具备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能力。

  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在不断创新与丰富。过去,文字、书法、建筑、戏曲、绘画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记录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故事和历史。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众审美的提升,传播载体愈加多样化,传统载体由于自身传播局限性已难以充分满足新时代大众审美需求。基于此,只有趁着“互联网+”的新时代东风,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才能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其一,文创产品是近年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文物故事的重要载体。随着大众消费不断升级,既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又契合年轻人群体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成为消费新风尚。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化馆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依托产品设计将无形的、抽象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大众易接受的文创产品,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各个方面的融入。比如,故宫博物院将中国传统的结婚礼仪、场景布置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开发出婚庆服饰及婚庆用品等,使传统婚庆文化在一系列文创产品中得以全新诠释,而大众也可在消费的同时深入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除线下文创产品外,部分博物馆还借助三维动画、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创新文创产品开发形式,打开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之路。在此背景下,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线上文创产品纷纷进入大众视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更加鲜活立体。

  其二,影视作品也是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以《大鱼海棠》等为代表的优秀电影作品与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为代表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人文元素和人文价值的同时,结合新媒体传播语境创新表现手法,采用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使传统文化从束之高阁的博物馆中走向百姓生活。以《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通过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探究文物背后的历史真相,以兼具哲学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讲述中国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邀请文博界的专业人士讲述文物的“今生”故事,借历史对话的形式,引导观众在聆听文物故事的同时积极探索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激发观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在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与此同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文化载体,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上一条:东明:打造新材料产业链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