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藤条上挂满新鲜嫩绿的蒲子,农户陈柏泉穿梭其中采摘成熟的果实,整齐地放入塑料筐。“今天摘了近900公斤,傍晚时菜贩子上门来收购,每斤1元,再销往附近的农贸市场。”陈柏泉乐不可支。越城区斗门街道斗门村蔬菜基地,像陈柏泉这样的农户有200多人,他们受益于专业合作社精细化管理,靠种植蔬菜走上致富路。
一年十几万元 菜农们干劲足
今年65岁的陈柏泉,是土生土长的斗门村人。年轻时,他在家里种过地,后来改行跑运输、进工厂,但收入都不稳定。10多年前,他又开始扛起锄头,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种地发生了许多变化:以前种水稻为主,蔬菜不多,满足自家需求;现在全部种蔬菜,销售为主;种植面积扩大,以前只有自家口粮田,现在租了不少地,面积有10多亩。
10多亩地,14只大棚,每年轮种三季时令蔬菜,春季南瓜、蒲子等,夏季长豇豆、快茭等,秋季老南瓜、辣椒等,忙碌得停不下来。但陈柏泉没有雇佣一名帮工,里里外外全部由他们老两口打理。
“我们身体硬朗,干点农活,吃得消。”陈柏泉说。其实,收入稳定是老两口最大的动力。蔬菜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种出来不愁卖,且价格合理,只要收成稳定,收入也少不了。陈柏泉保守地说:一年有10多万元收入,比工厂打工强。
跟陈柏泉一样,今年57岁的安徽人胡居龙和妻子也在斗门村种植蔬菜。胡居龙说,他在绍兴种植蔬菜已有20多年,以前种植规模小,流动性强。近10年来,他在斗门村站稳了脚跟,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有14亩地。
胡居龙买了个活动板房,把家安在基地大棚旁,这样更便于田间劳作。为了能多赚点钱,胡居龙跟其他农户不一样,其他农户采摘蔬菜后,等着菜贩子上门收购,他直接把蔬菜送到蔬菜批发市场,再批发给菜贩子。
从种植、采摘到销售,一条龙的辛苦劳作,让胡居龙更加艰辛,但他累并快乐着。在大棚里干活时,他不断哼着老家的戏曲。“我们文化水平低,其他活不会干,种地一年有近20万元的收入,再辛苦也值得。”胡居龙说。夫妻俩的付出,除了收入上的回报,两个儿子也很有出息,这也是他们干劲十足的动力源泉。
在斗门村蔬菜基地里,像陈柏泉、胡居龙这样的农户有近200人,有本地村民,也有新绍兴人。平常种哪种蔬菜、如何销售,完全由农户自行决定,十分自由,农户们均有着稳定的收入。“我们靠种菜致富,离不开统一的集体管理。”陈柏泉、胡居龙一致表示。
靠专业吃饭 家门口致富
据了解,位于斗门街道西北部的斗门村,是世世代代种植水稻和蔬菜的农业大村。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传统自发式种植模式渐渐落伍,农户们收益甚微。种地不赚钱,有些农户弃田进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守住农业大村的优势,让农户在家门口致富,斗门村走上了专业化道路。2008年10月,斗门村创办绍兴市塘头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从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成立合作社后,我们对农户种植蔬菜统一规范、集体管理,首先对蔬菜基地进行标准化建设,沟渠畅通、田埂硬化,便于农户机械化作业;把传统的竹片大棚改建成钢管大棚,抗天灾风险能力更强。”斗门村党总支书记平金标说。
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管理,让蔬菜收成和品质有保障。合作社以市农业局为技术依托,为农户引进叶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并实施合格化管理,推进标准化种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记录生产档案,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指导服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微滴灌等高新技术,实现产品无公害;建立农产品检测站,对各个产品农药用量和残留量检测,并配备两台追溯秤,对上市蔬菜全程监控。
合作社还注册“越绿”牌商标,积极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蔬菜的市场欢迎度。合作社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凡是蔬菜基地面积在2亩以上的农户,每月都可报叶菜价格保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的压力。
合作社把农业专家请进基地,为农户提供全程指导。自塘头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副主任褚剑峰便与这里的农户结下不解之缘,彼此还成了朋友。“受环境条件限制,起初一些农户种植的蔬菜出现死苗、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我们帮忙引进新品种或商品嫁接苗等,有效解决种植上的难题;同时还提供蔬菜残体无害化处理、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指导,为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褚剑峰说,尽管工作岗位多次发生变化,但10余年来,他的上门指导始终没有中断。
斗门街道党工委委员钱宇苹说,目前该合作社有蔬菜种植面积1172亩,其中村集体统一流转的占一半。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绍兴市“菜篮子”蔬菜基地、浙江省蔬菜精品园等荣誉,助农致富的“菜篮子”越拎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