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徽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深入实施“文旅名区”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开展“农文旅体”专项行动、“文旅农体”深度融合发展专项行动,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集群化、品质化发展态势。
强化“系统”支撑。紧紧把握乡村振兴各类政策向乡村旅游倾斜叠加的机遇,加快乡村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制定印发了《关于扎实开展“六大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扎实开展“十大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强化“产业”支撑。为进一步唤醒和激活优质资源、促进绝佳文化和自然生态向高端产业生态转化,我区开展“大黄山”有关旅游资源摸底工作,梳理出洪坑村等具有开发潜力的自然村38个,琶村琶塘老小学等旧厂房、旧建筑、旧设施、工矿废弃地99处,其他具有开发潜力的文旅资源62种(体育赛事类11种、医学康养类5种、会展经济类5种、创意创造类7种、34种)。遴选远近黄山上庄、院藏徽州等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全省旅游重点项目工程“512”计划。重点实施大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填补乡村休闲度假基础设施的空白。上荫山城市公园、谷山度假酒店等一批牵动性强、带动性大的文旅新型业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累计投资额近 66亿元。
强化“融合”支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禀赋条件和人文环境大力,发展茶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打好“特色牌”,走好“特色路”,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的主题村落,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积极培育“摄影村”“康养村”“文创村”“非遗村”等主题村, 推动徽州乡村文旅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坚持“五有”工作思路, 突出“一村一品”推进“微景区”建设, 继续深挖文化内涵和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旅游名村。实施好进士洪坑、藕遇东山、花田蜀源等旅游“微景区”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截至目前,已建成微景区 20 个,成功创建省级精品主题村1个、特色美食村2个、后备箱基地1个,培育“双微”提升点40个、精品民宿16家、经营管理人才16个。
强化“创新”支撑。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开展“徽”味无穷 “丰”光无限系列活动,通过风味小吃品尝、技艺展示、民俗展演及特色美食旅游线路发布等,进一步挖掘徽州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