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菜园,让学生体验田间劳作的艰辛和乐趣;开展劳动研学,在实践中培养劳动习惯;打造劳动实践室,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必修课以来,我市各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小学生化身“小菜农”
“收菜咯!”“今晚加菜!”……近日,在市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五年(3)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带着小型收割刀,挽起袖子,兴奋地收割着小白菜、生菜。“同学们,收摘时要注意选择成熟的蔬菜,做到轻摘、轻拿、轻放……”五(3)老师黄宏萍在一旁指导着收菜的技巧。学生们积极投入劳作,动作娴熟,干劲十足,俨然一个个“小菜农”。师生们一同忙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市实验小学去年开辟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按照年级和班级划分了菜园责任区,各个责任区内种满了小白菜、生菜、益母草、玉米、草莓等蔬果。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利用劳动课时间,给蔬菜除草、施肥、浇水,自主管理各自的责任区,在这片“开心农场”里体验种植、养护、采摘全过程。同学们还在这个过程中写下观察日记,绘制种植手抄报,用图文的形式记录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快乐。六年级学生钟堃烨告诉记者,原本五谷不分的他,自开始参与种植体验后,认识了不少农作物,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该校副校长陈小萍表示,为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将劳动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在校内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开发农事劳动、手工制作等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开展“劳动章”争章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全校掀起了以劳动为荣的风尚。该校在2022年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研学里培养劳动习惯
趁着春光正好,揭阳岐山中学组织学生到岐山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研学活动。在春意盎然的田间地头,同学们分别来到番薯园、萝卜园和蔬菜园,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投身于收摘地瓜、萝卜和春菜等劳动中,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个收获满满。随后,学生们运番薯、窑番薯、品番薯,一同分享着劳动的快乐。“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参与卫生劳动以及到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领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该校学生林凯琪说。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自觉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据了解,揭阳岐山中学充分挖掘劳动实践基地的优势,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带领着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向自然,真正在实践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习惯养成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广大学生在劳动中有体验,体验中有成长,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传承劳动优良美德。
将劳动教育融入学习生活之中
今年春季学期初,揭西县纪达中学在校园里打造劳动实践室,为该校更加扎实有序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据了解,该劳动实践室配备了必要的工具、设备、软件、模型等,配齐配足学生开展劳动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体验纸艺、泥工、布艺、木工、电子等不同类型的劳动项目,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养成安全劳动、规范操作、合作劳动等劳动习惯与品质。
“学校劳动实践室的创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劳动实践,学到更多的劳动技能,我们将珍惜这一资源,努力成为爱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少年。”该校学生李培琳说。该校校长张广辉表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开设劳动课、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记者了解到,纪达中学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打理学校花木、打造班级植物角、参与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等,培养“能干活”的学生,还通过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的方式,提高学生日常劳动技能,让教育实效得到延伸,实现全环境育人,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