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惠风和畅,最美人间四月天。仲春时节,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重庆汇达柠檬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标准化厂房的严格检测和精确分装后,一批柠檬鲜果将从这里直接发给海外客户。
近年来,我区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智能化赋能、品牌化培育”的思路,通过深化“产加销”发展模式,一条集技术研发、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柠檬全产业链条在潼南日臻完善,柠檬产品“出海”步伐正在加速,“出海”之路越走越宽,让“国际柠檬之都”发展动能澎湃。然而,相比于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面临更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们的土特产柠檬是如何漂洋过海一步步成长为优势出口农产品的?又是如何克服阻碍打通海外市场的?既要“增量”又要“拼质”“提效”的我区土特产出口之路该怎么走?
走勇敢创新之路 迈出海外出口第一步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汇达柠檬加工车间,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柠檬鲜果堆砌成小山,工人正忙碌着将即将出口的整箱柠檬装入车厢。在重庆海关所属永川海关工作人员的监管下,又一批出口柠檬顺利装车发货。
在出口前,海关对柠檬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海关执法人员不仅对柠檬的外观进行查看,还要切开柠檬仔细检查,经过海关部门的仔细检查,柠檬检疫合格后才能予以放行,发往海外。
当初为什么要发展出口业务?面对这个问题,企业负责人徐晓玲给出的答案指向了市场。
潼南是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柠檬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但真正形成产业并壮大起来,却是近些年的事。2016年汇达柠檬开始从事柠檬出口业务。“我们做出口业务,是因为看准了海外市场对柠檬的巨大需求。”回想起当初那段时光,徐小玲说,“从饮食习惯看,国外经常在海鲜、西式菜肴、沙拉、面点烘焙中加入柠檬调味,所以对柠檬的消费需求很大,柠檬的价格也好,然而当时在国内柠檬卖得并不好,我们只能瞄准海外市场,大胆开拓新市场。”
土特产“出海”的第一步,首先是具备了主产区的种植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土特产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科技、质量、标准、加工、物流、品牌、营销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基础。为了开拓市场,他们把目光投向海外,寻求出口渠道。“对于从事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来说,走出去的第一步是最难的。”时至今日,回想起第一笔出口订单的签订,徐小玲仍然记忆犹新。
“一开始我们瞄准了俄罗斯市场,没想到真选对了。”徐小玲说,“当时我们在俄罗斯一家农产品集散中心租下了一间档口,专门用来展示柠檬产品。一段时间后,真的吸引来了客户,最终出口了20多吨鲜果,让我们赚到了海外市场的‘第一桶金’,极大地振奋了潼南区的柠檬生产企业。”
“现在公司生产的柠檬鲜果70%都出口海外,最多时一年的柠檬鲜果出口近10万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认证,必须要达到对方国家的准入标准才行。因此,我们的柠檬选果愈加严格,符合国外出口标准,市场竞争力也更强。由于拓展海外订单,周末我们都没休息。以后将从种植、选购、加工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有信心让潼南柠檬销售到更多国家。”徐晓玲说。
地处北纬30度世界柠檬黄金种植带,气候温润、地势浅平,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奠定了潼南成为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据了解,目前,潼南柠檬种植面积达32万亩,年产鲜果28万吨,每年平均出口柠檬鲜果及产品5.5万吨,占我国柠檬出口量的40%以上,主要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优质品牌之路 实现出口发展可持续
清明时节的天气总是雨雾蒙蒙,薄雾笼罩在乡村与田园间。潼南区龙口村的柠檬种植大户程永金早早就来到了自家柠檬地,一株株碧翠的柠檬树挺立在田间,仿佛等待着他的“检阅”。
种了20多年柠檬的老程越来越觉得,现在跟以前的种植方式比有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这里的柠檬出口业务越做越大,种植标准也提升了。尤其是在农药残留方面,检测标准很严,汇达公司收购前会随机抽检进行农残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退回。”
徐小玲介绍,除了从农户手中收购柠檬,公司自己也有约1万亩的柠檬种植基地,不过,想种出符合出口标准的柠檬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这片地是从多个农户手里流转过来的,流转之后马上进行翻土,足足闲置了两年才开始种柠檬。基地严格按照数字智能技术标准种植柠檬,例如我们实施了绿色防控,应用太阳能杀虫灯、粘虫色板等控制病虫害,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
想打好出口这张牌,农产品的品质是重中之重,也是其在海外市场的立身之本。有专家表示,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迎合了国际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提升出口农产品品质,首先要在种植端发力。
为打响潼南柠檬品质品牌,推动柠檬出口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区实施“潼南柠檬”标准园创建行动,构建形成琼江柠檬产业示范带,推广采用种植新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操作规程规范组织柠檬生产,从不准使用高毒高残违禁投入品,到建立健全生产操作记录和产品质量追溯记录体系,确保柠檬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让果品生态绿色环保。
在标准种植上下功夫,提高潼南柠檬品质。与西南大学、南昌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汇集了潼南柠檬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柠檬工程技术中心、柠檬科技小院等20余个研发平台,攻克了柠檬育种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潼南柠檬“含新量”不断提升。建成投产全市首个高标准、现代化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完善柠檬种苗三级繁育体系,通过反复论证、试验、驯化和比较,精选出了高酸、少籽的优质品种“尤力克”,每年可培育柠檬脱毒容器苗100万株、接穗20万枝,为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提供坚强保障。
在数字化管理上做文章,建立柠檬管理云。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推行全产业链监管模式,实现远程监控、在线诊断。引进水肥一体化云控制等智能化系统,田间管理实施“柠檬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市率先实现无人机统防统治,鲜果下枝接受200余项国际性标准检测,合格率100%。更新迭代“柠檬指数”,率先实现了柠檬生产、销售、政策、科技和品牌总体情况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
走精深加工之路 全力开拓国际新市场
柠檬鲜果在经过冷磨、精油提取、黄酮提取和榨汁等工序后,蜕变成精油、柠檬烯、新型果胶等多种高附加值产物。
“作为国内首套自主设计研发干湿一体柠檬果胶生产线,能做到从柠檬的油囊、外皮层、中皮层、果肉和果核里提取加工出数十种高附加值产物,让一颗柠檬果增值10余倍,实现对柠檬的100%加工利用。”重庆檬泰生物科技研发负责人刘雁成说,生产线每年可加工柠檬10万吨,预计产值10亿元。
这条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潼南农产品精深加工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潼南农业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围绕蔬菜、柠檬及粮油三方面,推动“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单一产品向系列化产品”升级,开发绿色食品、饮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五大类350余种产品不断涌现,农产品附加值平均提升6—20倍,柠檬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柠檬、蔬菜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在做强做精农产品加工业上,潼南紧抓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机遇,5平方公里潼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和成渝(潼南)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在快马加鞭高标准建设中。园区立足潼南、辐射成渝,重点发展智能化、全链条、多功能中央厨房产业集群,定位“百亿级”发展目标,到2025年年产值将达100亿元,有力辐射潼南周边区域,2030年年产值将达200亿元,辐射带动川渝两地,建成川渝最大的智能化中央厨房产业园、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在搭建科研平台方面,潼南实施重庆(潼南)“农科城”建设,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科技型企业深度合作,启动建设国家柠檬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渝西智慧农业研发中心等市级科研平台,为基层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及团队50余个,制定技术标准3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2%,帮助解决柠檬种苗脱毒等技术难题500余个,获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
通过深化产加销发展模式,一条集技术研发、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柠檬全产业链条正在潼南形成。“目前,我们通过了出口备案基地认证和出口备案工厂认证,出口备案基地已经达到了2.8万亩。”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强化从种业源头到精深加工末端的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加快建设10平方公里农科城,积极推进潼南柠檬品牌体系建设,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全力开拓国际新市场,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拓宽销售渠道,走好我们的土特产“出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