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组部和省委、无锡市委组织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4月1日上午,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揭牌暨“重走孝通路 续写富民篇”专题调研启动仪式在江阴举行。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党组成员王卫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原副部长杨志明,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宝剑,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宋林飞,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王宾,国务院参事室干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美美与共”文化创新发展专委会主任张喆,《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总编辑文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周飞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许善平,江苏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二级调研员余祥明,无锡市和江阴市领导柏长岭、许峰、吴莉萍、张韶峰、魏锋、张桂清,以及相关领导、专家参加活动。
与会领导表示,北京大学以社会学系为依托,整合相关院系的研究力量,设立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积极服务江阴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是北京大学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一个新举措,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新尝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方案,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国务院参事室的基本职责是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江阴基地的建成,也为国务院参事室深入调查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窗口。此外,重走费孝通多年的实地调研之路,续写费孝通志在富民的美好篇章,在社会变革的实际中深入探讨中国城乡社会的发展,将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与会专家表示,江阴以非凡的气魄引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领跑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效显著,乡风文明润物无声。依托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北京大学将充分注入多学科资源,发挥人才集聚优势,围绕江阴在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逐步开展以打造“生活共同体”为目标的乡村振兴试点工程。同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将用好调查研究的看家本领,通过开展“重走孝通路 续写富民篇”专题调研活动,重新追随费孝通的足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时时在调研一线,时时在解决问题一线,立足中国乡土,再探富民之路。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说,北大在江阴设立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基地,启动“重走孝通路 续写富民篇”专题调研,既是江阴与北大情缘的传承延续,更展现了北大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重大命题的接续奋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实践意义。许峰希望,江阴基地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以田野教学、专题调研和驻村规划等为抓手,在政策指导、项目咨询、学术转化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为江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持赋能;持续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人才智力集聚优势,围绕乡村振兴形成更多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调研成果,常建真言、多献良策;持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培养更多有梦想、有才干、接地气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让基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研究高地、实践热土、人才熔炉。
活动现场,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正式揭牌,江阴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两大课题签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晖临被聘为江阴市乡村振兴顾问,中规院村镇所主任工程师刘泉被聘为江阴市驻村规划师,将借力北大专家智库和中规院规划“国家队”优势,打造江阴乡村振兴的“最强大脑”。
依托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江阴将发挥北大雄厚科研实力和人才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校地合作模式,聚焦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总结江阴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和道路,为全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事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外,江阴还将以基地启用为全新起点,借助北京大学高端人才智力资源,在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为江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提供更多助力和支撑。
现场还启动了“重走孝通路 续写富民篇”专题调研。费孝通曾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多次来到包括江阴在内的苏南地区调研,率先总结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苏南模式”。此次启动的专题调研作为江阴与北大的合作内容之一,秉承费孝通“行行重行行”的躬身调研精神,用脚步丈量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深入探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在澄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长江村、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