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腾退修缮文物古建,“老巷幽宅静树依”的老城记忆慢慢复苏;稳步推进三大文化带建设,“龙泉漱玉”的京城盛景重焕新生;全力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北大红楼等一系列红色遗址成热门“打卡地”……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首都北京在文化保护利用方面持续破题,“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愈发鲜明。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在文化保护与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中轴线申遗为牵引,大力推进故宫、天坛、颐和园、周口店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老北京新气象,老胡同新生活”成为今日北京的生动写照;以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首都使命,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弘扬传承高地;以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活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北京城市印象的一抹亮色……保护与传承相得益彰,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内涵丰富的首都文化不断焕发新的青春,彰显出社会主义大国首都应有的文化风范与人文气象。
文化遗存植根于时光脉络,又深嵌入当代生活,对其保护利用注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一点,就是加深对这张“金名片”的认知,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作为历史古都、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兼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以及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丰富多元的历史资源,得天独厚的文化禀赋,既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根基。惟有心怀敬畏,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这份资源,“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这份资源,方不负历史文化的馈赠。近年来,本市突出系统保护理念,重新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建立常态化保护利用机制等手段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激活“沉寂的非遗”,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连接古今……一系列扎实措施立足规划、系统整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让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有机融合,为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交出了一份独具特色的北京答卷。
文化保护利用,是对历史负责,而最终的价值依归,则在于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擦亮北京文化金名片,尤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文化保护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落实于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改善上。从杨梅竹斜街的软性更新,到南锣鼓巷四条胡同的综合整治,再到前门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将文化保护利用与提升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北京经验”的重要内涵。眼下,大城北京正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行进,城市更新的“打开方式”仍在持续探索,把准时代脉动、紧扣大众需求,才能守护好北京文化的根与魂,使居民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成色更足。从更大视野来看,不断从具体案例中总结升华出系统方案,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贡献更多北京智慧,这同样也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使命和担当。
2035年首都北京将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2050年将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最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历史给了机遇,时代给了舞台,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凸显古都风韵、塑造时代风貌,社会主义大国首都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