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区治理“急难愁盼”问题,不仅有行动团队,还有赋能团队和伴跑团队,基层治理共同体正进一步做大做强!3月24日,上海市2023年“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闵行对接会顺利举行,闵行今年入选市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的12个项目,将在党建引领下通过政府部门、学术部门、媒体的跨界合作、共同赋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动成果,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徐树杰,区委副书记唐劲松,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张卫刚,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王庆华,市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组成员、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首席主持人秦畅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芳主持。
浦江镇苏民村党总支《农村“三级网格”共管,破解流动人口管理痛点》项目是今年12个市级项目之一。苏民村常住人口近5000人,面对频繁流动的外来人口,宅前屋后乱堆物、乱停车、环境长效管理难等典型的村宅治理顽疾,十多位村干部在人口管理服务上应接不暇。最近,作为赋能团队的华东师范大学项目组来村里现场走访,并进行项目指导。
各方经过首轮头脑风暴后,拟从三个方面发力升级现有数字智慧网功能,推动苏民村以“数字化场景”运用向“智慧化治理”蝶变:一是考虑从人房底册入手开发数据库,从而准确掌握人员动态信息;二是考虑从可视化基础图景入手,将村级监控布局、居民信息、车辆进出统计等各类数据信息集中管理;三是考虑将原有线下积分变为线上考核程序,让村级事务做到“一键直达”。
今年闵行区的12个市级项目分布在各街镇,探索突破的重点主要在减负增能、网格治理、物业治理、痛点难点四个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将作为这12个项目的赋能团队,区相关职能部门将作为伴跑团队。
比如《莘“智”汇助力超大社区新治理》属于“减负增能”项目,项目聚焦小区公共服务布点分散、不均衡、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携手美好社区“合伙人”,探索建设“共治共享+创新创业”超大型社区安居乐业的“康城模式”。项目的行动团队是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赋能团队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伴跑团队是区房管局。
又如《破解架空层管理难题,让公共空间回归“公共”属性》属于“痛点难点”项目,项目将聚焦6个架空层乱堆物、乱停车的问题,变架空层为“家空间”,打造推门下楼就能议事的公共会客厅。项目的行动团队是浦锦街道滨浦第二居民区党总支,赋能团队是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伴跑团队是区民政局。
区民政局是今年闵行区5个市级项目的伴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民政局作为社会组织行业主管单位,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共建幸福美好家园。比如依托各街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深入了解全区540家社区社会组织,推荐具有正能量、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更好参与社区治理,实现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引导多元主体共治。
徐树杰肯定了闵行区对“美好社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施工”推进思路,并指出,要回答好“中国治理现代化内涵”这个重要命题,用好“美好社区”旗舰性平台,常态长效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要围绕“四出一重”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做到出工作实效、出典型案例、出理论成果、出决策建议,注重治理过程,同时把握好政治性、人民性、时效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要推动多方参与、成果共享,推动实践团队、理论团队、社会组织和媒体的跨组织协同,构建多层级联动、覆盖多行业部门、多所高校的平台,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唐劲松指出,要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实践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融合中激发各类组织活力,在党建引领共建共享中探索闵行治理新路子;要找准问题、凝聚共识、统筹推进,贴近群众的实际感受去谋划,以“真抓、真干、真解决问题”建设“美好社区”;要推动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持续把为基层减负增能做到实处,不断推动基层队伍一体化建设,用心用力全面提升基层为民服务能力。
据悉,今年闵行区在推进12个市级项目的基础上,还将同步开展110个区级种子项目行动,聚焦服务资源零散、街区治理盲点痛点、村级长效治理难、社区治理黏性不足等难题,通过加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政学合作、媒体推动等方式,由点及面、引领辐射、共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