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之后,时隔不到半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访欧洲,赴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赴克罗地亚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这一安排体现了中国外交对欧洲方向的高度重视。
中国始终认为欧洲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极,始终把欧洲放在对外关系的重要位置,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的团结自强。中欧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中欧双方都有进一步加强战略互信、深化务实合作的愿望,并为此通过各种渠道、在不同层级传递出积极信号。今后,双方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是把握好中国与欧盟及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两个层次的关系。这需要辩证方法。中欧关系既包括中国与欧盟机构的关系,也包括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替代。从实践看,中欧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小多边和大多边关系。中国同作为一个整体的欧盟打交道,是为了促进中国与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合作。同样,中国与每一个欧盟成员国发展双边关系,或者与欧洲次区域组织发展关系,也是为了促进同欧盟的合作。欧盟应鼓励并协助成员国发展对华关系,欧盟成员国也应推动欧盟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对华发展互利共赢关系。
二是把握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这需要长远考量。中欧都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期,都有当前紧迫的问题要处理,都有各自改革和发展的优先项。在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过程中,最忌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特别是在一些国家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抬头之际,如果放任让一些短视的政策主张干扰中欧长期合作,终将得不偿失。中方一直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希望双方都能兼顾近期和长远利益,协调处理好二者关系。
三是把握好个别分歧与合作大局的关系。这需要战略眼光。不久前,欧盟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欧中战略前景》的重要报告,称中国在诸多政策领域是欧盟“天然”合作伙伴,亦是欧盟谈判合作伙伴。这份报告一方面肯定了中欧之间存在的广泛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也渲染了中欧之间的一些分歧。实际上,伙伴之间并不意味着没有分歧、竞争,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妥善处理分歧,求同存异,开展良性竞争,使合作面始终超越竞争面。在这方面,多年来中欧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双方应避免让一时一事的分歧妨碍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中欧双方应坚持登高望远,同时脚踏实地,筑牢双方政治互信基础,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使中欧关系长期保持全面性、战略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