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永兴河湿地公园里水天同色,春意萌动。同样涌动着勃勃生机的还有比邻而居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大兴医药基地”)。大兴医药基地又称“中国药谷”,作为首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紧抓“两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产业模式更加成熟,创新生态持续完善,发展质量与效益实现双赢,已经跨入千亿级产业园区行列。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创新产品正在走向全国,一个又一个拥有原创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涌现,逐步与全球巨头比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蓝图已现,峥嵘初显。
近期,大兴医药基地里又传来了好消息。北京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首批7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正式入驻“中国药谷”。随着项目入驻,产业园建设按下“加速键”。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说,中国在核酸药物领域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与国际顶尖技术并跑,而大兴医药基地在核酸药物上的布局,是张礼和眼中的“坚实一步”。
这并不是大兴医药基地第一次面向世界、面向医药创新前沿“抢滩”,而是一如既往地肩挑使命。
医药健康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医药健康发展,明确提出要把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作为中关村唯一冠名生物医药产业的专属园区,大兴医药基地紧紧抓住“两区”建设的东风,全面融入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链条,从3.5平方公里的传统园区,变成了拥有600余家落地企业、近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上市公司、86家“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新城。
扎根大兴的土壤,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大兴医药基地始终将目光投向全国、放眼世界,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作为创新发展目标,把“助力健康中国、缔造世界品牌”作为长期坚守的重要使命。
迎接新药研发第三次浪潮,大兴医药基地超前布局细胞基因治疗、核酸药物、mRNA疫苗、新型抗体等国际医药健康领域投资和研究热门领域,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科技项目。紧盯自主研发、国际原创和国产化替代产品,在生命科学领域涌现了一批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技术产品。北京艺妙成功获批全市首张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华科精准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华脉泰科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米赫医疗的人工角膜等产品都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在各自领域由“并跑”到“领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年来,大兴医药基地先后获得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十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等称号,以科技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前沿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推动“中国药谷”品牌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2021年,在同样春意初萌的3月,生物医药基地街区控规获得北京市政府批复,在现有13.4平方公里基础上,扩区9.1平方公里,规划确定了22.5平方公里的新版图。在北京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珍贵的“土地增量”是对生命健康领域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决心,更是对大兴医药基地的信任和期待,为“中国药谷”迈向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当年,大兴医药基地正式迈入千亿级产业园区的行列,达成了园区发展的又一个“小目标”。
这些年,大兴医药基地的发展呈现出“聚焦前沿、自主创新、高端引领、集群发展”的特点。基地全面对接“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内外高精尖重大项目,完善产业细分领域,构建开放式创新格局,吸引了世界五百强费森尤斯卡比以及科兴中维、民海生物等一批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国内外头部医药企业落地,成为国家发展高端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正在建设中的六大特色产业园区“个性”鲜明,雄心远在“天涯”。
岁更又一年,药谷争春早。大兴医药基地抢抓春日干事创业“黄金期”,推动建设细胞和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六大特色产业园,率先布局前沿产业。搞建设、跑招商、筹签约,热闹了“中国药谷”。通过抢占特色赛道,提供特色服务,聚集特优人才,出台特殊政策,打造特色产业园。
北京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及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近期启动装修工程,超前谋划北京生物信息智算中心,在靶点发现、新药筛选上提升效能,全力推动自主创新,加速技术突破。清控医工融合创新产业园正在进行硬件功能提升,招商工作已经同时启动,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中医药成果转化产业园预计8月完工,这些园区都将紧紧围绕北京医药健康和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成果,建立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推动院内制剂的产业化发展,加速优秀项目落地生根。天坛脑科学产业园正在推进项目审批,将承接全市神经生物医药领域创新项目研发和产业转化,打造生物信息的战略资源交汇中心,建成国际领先的脑科学产业研发基地。
“我们有信心通过释放‘六园叠加’效应,助推‘中国药谷’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兴医药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大兴医药基地已经入驻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病原所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0余家,聚集了国家级市级工程实验室、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高水平服务平台超过120个。通过实施“揭榜挂帅”等项目,仅北京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的首批入驻企业中,就吸引了2位院士和15位国家杰出青年。大兴医药基地持续与这些科研院所、服务平台、特优人才密切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助力“中国药谷”迈向全国乃至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在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大兴医药基地发挥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模式,营造“医药·科技+金融·服务”的创新生态。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建设细胞基因药物质量检测联合实验室,大幅提升检测时效,吸引细胞基因企业聚集,进一步完善园区创新生态。打造北交所大兴服务基地、北京基金业协会的金融服务“双引擎”,形成针对园区企业投融资需求的多维度服务响应机制,吸引更多的市场化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在园区聚集,打造金融服务港,不断升级迭代具有药谷特色的“金融服务引擎”,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多样的投融资服务,充分激发园区企业的创新活力。
群凤来巢、活力迸发的背后,是大兴医药基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专业园区运营商带来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大兴医药基地既擅长“筑巢引凤”,也懂得“固巢养凤”,切实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为实现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探路“取经”。
大兴医药基地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理念,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住宅保障、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方面已经形成多元化供给模式,全方位、立体化构建产城融合创新生态。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外,大兴医药基地距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六大中心仅10公里,距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仅20公里,地铁4号线及规划中的M19延长线贯穿医药基地,多路公交车通勤运营,念坛公园、永兴河湿地公园美化了居住环境,清华附中大兴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等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教育资源。尤其在人才服务上,依托大兴区“新国门”人才政策体系和市区医药健康领域专项支持政策,通过专设人才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人才引进、人才公租房、工作居住证、民非组织等企业和人才需求申请。与市场化机构合作创建“中国药谷·人才学院”,筹建“新国门”英才创新创业加速器,加速建设首都海智基地,申请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基地,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之路上,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索。
梧桐树茂,金凤来栖。大兴医药基地从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出发,探索“一个平台体系,一条前沿赛道,一支引导基金、一套专业服务”,实现传统“一对一”招商向“批次引进”的招商机制创新,推动希济生物、瑞博生物等一批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来园区安营扎寨。“这片园区是一片有未来的土地。”入园区企业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广说。
吸引行业头部企业和科研力量入驻的因素除了宜居宜业的园区生态,还有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一流的营商环境和“管家式”的企业服务。2022年,大兴区入选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地市20强,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而大兴医药基地正是这些成绩的重要缩影。
企业的认可是大兴医药基地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的重要支撑。未来,大兴医药基地还将高标准开展景观及慢行系统建设,推动园区环境“质”的提升,紧盯企业和人才关心的住房问题,启动国际人才社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众筹商品房建设,实现“万套住房”的职住平衡,当好企业服务“金牌管家”。
医药健康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大兴医药基地共拥有上市产品622个,在研产品232个,一类新药和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近百个,多个新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大兴医药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成果,终将转变成护航百姓健康情怀,映入万家灯火。
园区企业百奥赛图是一家创新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国际化生物技术公司,拥有独具特色、涵盖药物研发全流程的新药研发体系。除了支持拥有创新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外,大兴医药基地还全力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与传承发展。北京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历时4年首创网红“零号店”;五和博澳公司研发的桑枝总生物碱片是我国近十年来首个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中药新药;联馨药业人工麝香被列为国家保密品种;园内中医药文化展示园、中药炮制博物馆持续传播中医药知识,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生命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在这里续写。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大兴医药基地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力以赴保扩区、精益求精建平台,匠心独运打造特色产业园,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推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