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海门20个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开工项目大多集聚在“3+3”产业,为我市“3+3”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市从工业经济爬坡过坎的内在要求出发,将先进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和现代家纺、电子信息、轻工建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即“3+3”产业作为重点打造、重点培育产业,并以此为产业发展导向,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能级。目前,全市确立的272家工业重点骨干企业中,属“3+3”产业的共有219家,占总数80.51%。去年这219家“3+3”产业工业骨干企业实现应税销售526.5亿元,入库税金24.3亿元,分别占“3+3”产业总量的82.2%和84.7%,超过全市工业应税销售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市应税销售超千亿的“压舱石”,今年1至2月,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188.3亿元,同比增长16.1%。
“外引与内生是我市推动‘3+3’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之处。”市发改委主任钮健说。项目是“3+3”产业集群发展关键所在,近3年来,我市在深入推进项目建设着力突破中,紧扣重点产业,注重龙头型、拉动性强的重特大项目,并将“3+3”产业作为招引和实施工业项目的门槛,对建设的工业项目进行预审,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去年我市就有30多个项目在预审中被淘汰。据市项目办介绍,近3年来,海门实施200多个超亿元工业项目,九成以上集聚在“3+3”产业,且按照产业链来布局项目、引进和实施项目。工业机器人是先进装备产业中的一个核心产业,我市以振康机电公司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为纽带,打造机器人产业园。目前,该园区集聚了从焊接机器人整机到关键性零部件等8个超亿元项目。最近又落户了装配式建筑机器人项目,启动了省重大项目机器人科创园项目。到目前为止,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了65家骨干企业。
我市以“1532”大企业培育工程为突破口,推动现有骨干企业产业链前延后伸、产品系列开发,支撑“3+3”集群发展。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作为海门海工装备的龙头企业,以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集纳了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际海工装备专家等高层次研发人才,成功进军了邮轮产业。3月12日,国内首制的极地探险邮轮成功下水,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签订了10艘极地探险邮轮建造合同。极地探险邮轮制造,为招商局海门基地打造邮轮产业积累技术,邮轮产业将成为海门海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中兴装备公司依托雄厚的创新资源,在巩固提升核电等能源工程用无缝管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了技术领先的大口径柔性钢管,为企业赢得了巨大发展空间,该公司已经成为全国制造业单打冠军。万高药业等制药企业,抢抓国家新政机遇,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市场覆盖面快速扩大,产能快速提升,应税销售和入库税金连续两年增幅在50%。生物医药成为海门“3+3”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应税销售增幅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