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蓝”到AlphaGo,再到今天的ChatGPT,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思维、交往等方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
《逐梦》的故事正是发生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
该剧将关注芯片项目研究,着重塑造新时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忠诚、奉献、创新的全新形象,全面展示“科里科气”合肥的崛起之路,让更多的人感悟体会到:实业兴国,科技强国,发展技术,自主创新,才能更好应对外部突发的一系列危机。只有硬科技,才是时代的关键词!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定意志,势不可挡,不可逆转。
据了解,《逐梦》是国内首部以科技创新为题材的舞台戏曲。该剧导演翁国生表示,题材的选择、创意的产生,都离不开合肥这座科创名城提供的创新“土壤”。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我们在安徽创新馆的一次采风经历。”翁国生说。在前期创意过程中,主创团队迟迟难以确定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此,团队多次前往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岛、安徽创新馆,以及一些科创型企业采风。一次在安徽创新馆采风时,一排小机器人吸引了翁国生和团队成员的注意。“一排非常可爱的小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舞蹈,给人的冲击非常强。”翁国生说,他蓦然发现,智能机器人、AI技术早已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主创团队由此展开了思考。科技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哪些冲击和改变?科学家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还应有哪些职责、使命、担当?
“科技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科学家应该有忠诚、奉献精神,这就是我们这部剧的精神内核!”翁国生说。
“《逐梦》是庐剧,但又不仅仅是庐剧,应该被定义为一部现代庐剧音乐剧。”翁国生表示,《逐梦》将在使用、保留更多庐剧元素的基础上,采用更现代、更时尚的表现形式。
据介绍,《逐梦》中,唱腔、念白、动作等都将保留传统庐剧的特色。但作为国内首部以科技创新为题材的舞台戏曲,《逐梦》将对传统戏剧表现手法进行许多创新性的使用。例如,《逐梦》将使用传统戏曲中“以鞭代马、以桨代舟”的手法,用一个方向盘表现剧中人物驾车的场景。剧中人物手持道具方向盘,结合翻滚、腾跃等传统戏曲动作表演,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逐梦》也将在唱腔上对传统庐剧形成突破。该剧唱腔设计徐志远,也是庐剧版《孔雀东南飞》的曲作者。此次再次牵手合肥,他非常感慨地说:“庐剧过去给人的印象就是‘土掉渣’,但十年前的一部《孔雀东南飞》,我们完成了庐剧从俗到雅的转变。这次的《逐梦》,将以科技创新为题材,我们要让庐剧在唱腔上更有现代感,更能体现科创这一主题。”
徐志远表示,年轻人往往对科技发展更为关注,因此希望更多年轻人通过《逐梦》了解庐剧、喜爱庐剧。因此,在唱腔上将力争更加时尚,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品位。
《逐梦》是传统戏曲的一次全新尝试。为了最完美地呈现作品,主创团队汇聚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他们对如何体现主题、实现创新,成竹在胸。
“为了让观众更能体会到未来、科幻的氛围,我们准备使用3D全息景观技术,多维展现剧中背景,让观众与剧中人物如同身处同一时空。”周正平说。
此外,该剧的舞美、服装、化妆等环节,均有创新性的尝试,让观众对庐剧产生颠覆性的认识。
合肥是一座创新的城市,作为合肥地方戏的庐剧也一直在变“年轻”。近年来,合肥持续加大对庐剧新戏创作演出的支持力度,用合肥戏曲讲合肥故事,用“文里文气”的方式展现“科里科气”的成就。合肥的这些努力,得到了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欢迎。
今年以来,合肥先后上演了《秦雪梅》《等不到今生等来世》等庐剧作品,场场座无虚席。在安排现场演出的同时,我市还对这些演出进行了线上直播,每一场演出的线上观看人数都超过300万人次。
“庐剧正青春!庐剧也要与合肥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我们要把《逐梦》打造成为新编庐剧的标杆作品,让更多人喜爱庐剧,让庐剧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合肥演艺集团董事长赵斌说。
当天的畅谈会,标志着《逐梦》主创团队正式建组。接下来,主创团队将投入紧张的创排过程中。预计今年“七一”前后,该剧将登上舞台,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