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是‘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时代变化、环境影响,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因学习环境、生活场景、学习方式等改变,学生心理健康受到进一步影响,老问题持续出现,新问题屡有发生。如何破解?
来自台盟的全国政协委员、闵行区副区长刘艳认为,一方面,要健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精、做细课程育人、指导育人和协同育人;另一方面,需回归基础、回归常态,多措并举,五育融合,以良好学习生态铸就学生更健康的心理、更健全的人生。
心理健康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成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普遍对心理韧性、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需求度越来越高。刘艳在其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中指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每所学校按师生比配置专职心理教师;配置专职心理教研员;建设各级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等。以上海为例,已形成“心理课程与教学、心理咨询与指导”并轨的心理健康育人方式,形成“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合作、“家-校-社”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
然而,“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因学习环境、生活场景、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学生心理健康受到进一步影响,老问题持续出现,新问题屡有发生”。
她在调研中发现,这些主要表现在:学生居家学习或混合式学习时间较长,同伴间传统的交往与合作难以持续,社会性被阻断;网络信息蜂拥而至、真假难辨;学生户外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常态,体质下降;难以适应线上学习方式,学习压力和负担增加;亲子间对学习习惯、学业质量、电子产品管理等方面意见不一致,冲突加重……其中亲子关系问题、学业问题、情绪问题较为突出。学业上主要表现为“动力不足”,情绪上则主要表现为“焦虑与抑郁”。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均存在这些问题,初中学段更为明显。
当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能有效阻断问题的产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严重,其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应对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如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
刘艳认为,要调整思路、整合资源、优化方法,发挥育人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助推学生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健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精做细课程育人、指导育人和协同育人;另一方面需回归基础、回归常态,多措并举,五育融合,以良好学习生态铸就学生更健康的心理、更健全的人生”。据此,她建议:
一是优化德育,端正学生价值观念。优化德育目标和内容,从小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建立德育的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同时要根据疫情时期学生可能的心理创伤、消极情绪等,丰富德育途径和形式。通过德智相融、以劳育德,引导学生从虚拟世界回归现实世界,把知识学习和三观教育整合,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反思自我价值,探寻人生目标,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从源头上解决精神空虚,杜绝“空心病”。
二是强化体育,助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也是释放情绪、远离网络、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有效途径。后疫情时代,要强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制定适应性体育锻炼恢复标准和方式。基于国家相关标准开展常态化体育教学。同时要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校内外体育锻炼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觉主动持续的体育锻炼,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抗挫能力、合作能力等。
三是重视美育,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更加重视学生美育教育,全面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知美好,面向全体学生加强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等艺术教育。重视校本艺术课程的建设,强化区域艺术课程共建共享。将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度丰富度等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将学生的艺术教育经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在持续多样的艺术审美、艺术体验、艺术创造中表达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缓解情绪压力。
除了以上“三育”,刘艳表示,还要深化合作,发挥协同育人实效。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医教结合,尤其对于特殊学生,要持续深度合作,避免极端个案发生。要提高教师利用教育专业、心理专业、医学专业等多专业知识技能协同诊断与教育学生的能力。强化与社区的合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营造全社会尊重孩子、关注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家长的沟通引导,强化家校合作,多途径交互学生成长信息,丰富家长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知识,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