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小车”把冬训课堂送到老百姓身边,“云上冬训站”扩大党员学习覆盖面,“围炉共话”让党员冬训在基层“暖”起来……2022-2023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突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思、践、悟,聚焦党员需求,优化平台载体,有效提升了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鹿城大地处处涌动着“四敢”热潮,在实际行动中不断擦亮“理响鹿城”冬训品牌。
一个火炉、几杯清茶,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村里如何做强产业、做优生态、做好富民工作建言献策。近日,在锦溪镇计家墩村的一家民宿里,计家墩村党支部书记、“锦语青说”宣讲团成员周青正与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围坐在炉前,开展热气腾腾、别有新意的冬训学习。
“这几年村里变化喜人。今年村里哪些方面还要继续提升,大家出出点子。”周青的一席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大家谈变化、聊家常、提建议、话发展,在围炉茶话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其间,周青不时穿插提问,并抛出几个“关键词”,引导大家一同谋划计家墩村的发展图景。
作为基层党员教育的传统课题,如何让年年都在办的冬训老试题,给出焕发活力的新答案。今年冬训,昆山拓宽思路,推动冬训从“撒网式”向“靶向式”转变,做到“一地一特色”,双语课堂、网络课堂、流动课堂等一批“样板课堂”掀起了党员冬训新热潮,让党员冬训成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
在花桥,“有光”流动党课以丰富的内容、接地气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创新实施“有光书吧”进轨道交通,更好服务沪昆通勤流动党员。千灯镇推出集党员冬训、理论宣讲、全民阅读等于一身的“亭林小车”,结合“顾炎武+”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开展开放式、广场式、流动式宣讲,构建“随车随走、随时随地”的冬训理论宣讲模式,真正把冬训课堂搬到老百姓身边。结合党员冬训要求,周市镇打造“理响周市·学习驿站”,给党员送“理”,在润物细无声中让理论可观可感。张浦镇因地制宜,精选“食材”、精控“火候”、精撒“调料”,让基层宣讲“鲜味十足”。
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趋势,线上学习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去年的基层党员冬训中,市委宣传部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学习形式,成功打造“云上冬训站”,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加油站”,受到广泛好评。今年,昆山市基层党员“云上冬训站”再次升级优化,打造了内容更丰富、平台更优质、服务更快捷的“一站式”理论学习服务“数码港”,确保冬训重点一网通学、一览无余。
为助力基层党员冬训提质增效,我市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理论+文艺”课堂,持续提升冬训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像这样的创新尝试,在今年的冬训工作中比比皆是。
漫步昆山街头,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公益电子屏等处都可见“鹿城飞燕”动漫IP“昆昆”“燕燕”的身影,它们头戴鹿角帽与飞燕发卡,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党的创新理论,深受党员干部群众喜爱。昆山高新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党员的差异化需求,精心打造基层党员冬训双语课堂,通过拓展载体形式,家常“方言土话”把党的“理论话语”烹调成“百姓鲜活语言”特色餐。
依托陶一球纪念馆、瑾晖楼等红色资源,开展实境宣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组织党员群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党史题材电影……除了拓宽线上学习渠道,近阶段,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也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沉浸式实境课堂,带领党员们走出会议室和办公室,通过参观革命历史场所、观看主旋律影片、开展沙龙式研讨等,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努力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立足本职、担当实干的精神动力。
党员冬训不仅在于学,更在于做,不仅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更要在知行合一、常悟常进上下功夫,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在实践中检验党员冬训成效。
走进巴城镇西南村东南自然村,一处处小菜园映入眼帘,清新的篱笆,葱绿的菜地,俨然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西南村把党员冬训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组织党员群众带着锄头、镰刀、种子到菜园参加劳动,将收获的蔬菜发放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人群,温暖了民心,在家门口种出“幸福味道”。在陆家镇,邹家角社区邀请社区党员群众、居民代表、网友代表等进行大讨论,梳理群众投诉最多的六大类问题,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把冬训课堂搬到招聘现场、直播带岗等活动中,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致力实现贴心服务“零距离”;让冬训成果融入产业经济发展第一线,全力抢抓首季“开门红”;持续开展“三下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擦亮为民服务底色;深入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用心用情用行动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结合“四敢”,紧扣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总任务,我市着力推动党员冬训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将党员冬训与民生实事、文明实践、助企发展等相融合,化学思践悟的“推动力”为实干为民的“硬本领”,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重要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