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100个改革基础较好的县(市、区)之一,被列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公布首批清单47个事项;举办首期“金融超市”,协调驻区银行累计投放信贷规模4.3亿元……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突出抓好20项具有引领性、关键性的重点改革事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放管服”,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集中精力攻坚,着力培亮点、树典型、创特色、出经验,激发活力,释放红利,创塑跨越争先优势,为经济转型发展蓄积新动能。
做好“加减乘除”,优化供给结构
连日来,区经信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对落后产能的限期整改情况进行督查。“作为牵头部门,针对纺织、轻工、机械、建材等行业中落后产能占比较高的区情实际,我们用市场、法治的办法,严格执行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加强引导,督促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淘汰落后产能,解决部分行业能源消耗较高等问题。”7月10日,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全区先后淘汰落后纺织布机72台,拆除燃煤冲天炉3台。
去产能是我区大力开展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工作。为实施好这一系统工程,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牢牢抓住工业领域改革主要矛盾,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优化供给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去金融杠杆,降企业成本,既补硬短板又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又补制度短板,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
6月中旬,我区举办首期“金融超市”,协调驻区银行累计投放信贷规模近4.3亿元,贷款利率压降至4.82%,减少企业财务成本近300万元,亭湖经济开发区发起设立了2支总规模1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政府搭台,打造‘金融超市’这种全新的政银企对接平台,可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金融服务需求,洽谈和采购更适合自己生产经营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长虹公司负责人对区委、区政府的金融改革作了形象的比喻:“这就像银企买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便利店。”
区深改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区在“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上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单”:帮助企业在社会保险、稳岗补贴、用电用气等方面累计压降成本近1500万元;商品住房去化速度平稳,去化周期减至4.4个月;155个“两重一实”项目推动建设,产业经济、交通基础设施、旧城改造等短板指标差距进一步缩短。
深化“放管服”,全面释放市场活力
企业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申请、个人独资企业登记……日前,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迅速公布首批区级“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审批类、服务类47个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审批,覆盖区经信委、发改委、教育局、人社局等10个部门。
“‘不见面审批’改革,将打通审批环节堵点,全面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区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尽快实现省政府提出的80%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目标,我区一方面加快权力事项和办事指南等编制录入上网,提前完成了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系统录入,891项服务事项网上办事在线率达100%;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朋友圏、“亭湖政务”互动平台、QQ等网络渠道,开展江苏政务服务网宣传,5月底实名认证量11571人次,位居全省第一。
上半年,我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做足文章,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积极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加快建设“互联网+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扁平化、便利化,率先实施行政审批告知承诺试行办法,颁发首张告知承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政务大厅89项审批服务事项办结时限压缩至658个工作日,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61天,全面释放市场活力。
为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效,我区将“放管服”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逐项明确主要内容、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纳入区直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加强监督检查,行政审批效能不断提升,为群众办事和企业投资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全省创业创新环境评价,我区在9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37位,在3个省考核指标中我区“施工许可”指标得分排名全省第27位。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产业风景”
7月8日,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发往山东的陶瓷工业炉窑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成套装备部件进行质量检测与分析。
“我区12个项目入围2017年省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作为核心技术突破类的科行公司工业炉窑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和装备项目名列其中。”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该创新项目已完成成果转化,率先应用于新明珠陶瓷、东岳建材陶瓷等陶瓷领军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成为该公司一个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1—6月份,科行公司完成税收2436.5万元,增幅达27%,跃升为全区工业企业纳税排头兵。
推进科技创新,我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计划,围绕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三支梯队”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挖掘入驻我区的大院大所大学的创新资源优势,组织企业开展高层次技术合作,并借助清华大学工程实验室、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盐城先进过滤研发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畅通渠道,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优势,推动更多“技术盆景”成为“产业风景”。
“技术创新,是植根全区各个重点企业血液中最宝贵的DNA。”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为激活企业潜能,我区开启创新模式,组织明纯给排水、瑞牧生物、广域机电、惠众新能源、鸿华科技5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行、龙净科杰、中建材、名豪汽配、高精机电5家企业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其中科行已经进入最后的现场考察阶段;南大、国艾电气、中科睿赛等9家企业申报省重点研发项目,其中南大、圣泰阀门、中科睿赛等4家企业成果获批,形成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的强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