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很大,希望大家多回来。”“对于上虞建设‘青春之城’,有什么建议?”日前,绍兴市上虞区召开了一场青春气息满满的上虞籍大学生新春恳谈会,有关单位负责人与50多位来自清华、北大、浙大等高校的学生围坐一起,面对面畅谈理想、感受,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是上虞‘青春之城’建设的开局之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上虞区委书记鲁霞光坦言,趁着在外求学的学子们还未返校之际,举办恳谈会,就是希望青年才俊尤其是上虞籍大学生回到上虞、发展上虞,让共建“青春之城”、共创美好未来的理念在上虞籍大学生中率先落地。
据悉,上虞“青春之城”主平台是“一江两岸三城多片区”,主抓手是“科创+产业”,主载体是实施青春产业、青春人才、青春社会、青春文化、青春环境、青春党建六大工程。
2023年共需重点行业人才3.8万人
“我非常荣幸参加这样一场特别的恳谈会,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自豪。”北京大学本科生邵贝加说,这样的恳谈会让他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就读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徐菲也有相同的感受。尽管还有几年才毕业,但她已经了解到,上虞在建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就坐落在曹娥江畔,2024年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集医教研防养为一体、覆盖生命全周期的综合性生命健康中心,在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的同时,也将为许多人才提供就业的机会。“我希望当我学成之后,有机会回到家乡,进入这家医院工作。”徐菲说。
恳谈会上,毕业生代表纷纷分享返乡故事,现身说法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作为早些年回上虞就业的博士毕业生,周锋如今已是其所在公司晶盛机电研发中心的技术专家。2015年,周锋毕业于浙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年底回到上虞工作。“那时专业对口的岗位不像现在这么多,晶盛机电正处于发展期,给了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宝贵的工作机会。”说起过去的经历,周锋十分感慨,作为前几批人才补贴对象之一,他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家乡的政策与发展红利。
“7年前我拿到了30万元的购房补贴,现在政策还在升级,不仅有各种补贴,还有安家费用、公积金政策、博士后补助,当然还有养老、就医、子女就学等各方面的保障。”周锋说,如今家乡产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正是广大学子回乡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
恳谈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上虞区人才政策、就业形势、就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介绍。会上还发布了2023年度上虞区人才需求计划:共需重点行业人才3.8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0名、硕士研究生2000名。
接下来,上虞还将建立一个上虞籍学子联谊会,每年写一封家书,开展一次青春故乡行、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次上虞籍大学生创业就业活动,召开一次恳谈会等“六个一”机制。
今年又推出人才新政5.0版
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眼下,上虞区正加快建设创新型“青春之城”,已出台《上虞区“十四五”时期青年发展规划》,推动青春产业、青春社会、青春文化、青春建设、青春人才和青春党建六大工程的发展,在青年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层治理等领域先行探索,不断提升青年发展服务水平,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青春产业,不是简单的指青年人比重大的产业,而是要着力打造对青年友好的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高品质消费的‘四高’产业。”上虞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上虞正加快构建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为主导的“青春产业”,聚力打造以曹娥江科创走廊为支撑,以曹娥江新材料实验室、在上虞的高校及大学研究院等为主干,以杭州湾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支点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为吸引更多人才,上虞区建立了人才政策定期更新机制,在去年兑现人才政策资金3.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人才新政5.0版。新政内容包括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房票、安家补贴;对成功申报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的人才,给予2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的项目资金资助;给予最多6年免费创业场所支持和每年最高5万元的水电补贴;强化人才创业过程性奖励,给予最高500万元的销售奖励、最高500万元的创投奖励、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发展支持、最高150万元的贷款贴息;大学生到上虞见习实习,给予见习实习补贴等。
建好平台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上虞积极打造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先后集聚应用型大学3所、大学研究院12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43家、博士后工作站31家,数量均居绍兴市前列。上虞区还建立了全周期的人才生态,在人才双创投融资环境上,建立天使人才基金,与基金、银行、保险机构等合作,推出“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更好地为人才创业提供深度金融服务。
人才强磁场正为上虞建设“青春之城”提供源源不断的强支撑力。数据显示,上虞区共有存量人才25.4万人,其中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42人,绍兴市级领军人才228人;省级领军团队5个,绍兴市级团队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