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我市5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位列“自主创新”榜单第一名。“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并配套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科技研发投入机制,产品远销国内外。”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绍兴,像新和成这样注重品牌建设和科研创新的企业不在少数。
为贯彻落实全市“4151”计划,助力打造制造业强市,我市围绕十大制造业重点产业,以“品字标”浙江制造为载体,大力实施“千企创牌”工程,综合发挥质量提升、标准提档、品牌提效的组合效应。
实现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创新是关键。通过发挥技术机构科研优势,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我市企业创新潜力不断激发,全市205家“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现拥有有效专利12731项,新和成、京新药业、会稽山等企业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
好标准催生好品牌,标准提档是助力品牌提质的重要一环。去年7月,《全省制造业百个重点标准研制攻坚清单》中,我市16个标准入选,位列全省第一。成绩的背后,是我市“精准摸排+标准攻坚”的努力。“前期我们深入摸排,中期进行集中辅导,后期联系专家个别辅导,为提升绍兴制造先进性保驾护航。”绍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我市新增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49家,制订浙江制造标准42项,“品字标”企业新增数创历年新高,“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逐年增加,产值效益增幅明显。
为进一步助推本市品牌“走出去”,提升绍兴制造影响力,我市构建“品牌指导+雁阵培优”模式,新建6个先进制造业品牌指导服务站,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印染化工等多领域,为企业提供品牌创建、运用、保护、管理的全链条式服务。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如嵊州厨具产业优选政府质量企业带头,近三年实现年均销售额增长20%以上;诸暨袜业整合上下游45家企业实施全链“领雁计划”,培育浙江制造标准9项、获品字标证书11张……
不仅如此,我市还不断探索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发挥数字平台催化作用,释放品牌发展新活力,推动产品从“制造”向“智造”升级。当前,全市申报全省首批“绿色直播间”16家,其中经营额超亿元的企业2家,产业换代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上虞搭建“中国伞具交易网”,设立电商众创孵化器,成功推出菲诺等网络销售引领品牌;新昌打造“轴承产业大脑”,仅“原材料集采”子场景就为中小轴承企业降低10%以上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