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的重要举措。
市委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选调精干力量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组建上下结合的宣讲团,市县两级联动,通过开展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集中宣讲,覆盖全市1409个村(社区)。各级各类基层宣讲深入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巧用活用宣讲方式,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基层。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市委专门印发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举措及宣讲工作通知,对宣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2022年11月19日,市委书记张宝娟在扬州市职业大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调研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示范中心并与师生互动交流。她要求,全市要进一步兴起学习热潮,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持续深入学,把好基调、把好导向,准确、全面、生动地宣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解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扬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市委宣讲团成员奔赴全市各地,市领导深入分管领域和基层联系点,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在本单位、本系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各级宣讲团其他成员(有关部门领导、理论工作者)面向全市开展集中宣讲,在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彻,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江都区开设理论宣讲“微讲堂”,全媒体平台推出“龙川学习速递”线上宣讲视频,通过“一村一屏”、智惠江都、知行龙川,扩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覆盖面。邗江区着力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15分钟宣讲圈”,实现送学上门等特色宣讲集群化、组团式上阵,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
党的二十大代表郑翔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马不停蹄地宣讲30余场。面对党员,她着重讲全面从严治党;面对村“两委”干部,她着重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面对困难群众,她着重讲如何奋进获得新生活……“说实在话,讲实在事,让宣讲更走‘心’。”她说。
2022年11月25日,扬州客运站东部枢纽开来一辆“强国号”公交车。车厢内喷绘了党的二十大“金句”,醒目位置设置了“红色精神宣讲角”,一场流动宣讲展开了。
随着一个个创新型、学习型移动宣传阵地被打造出来,党的二十大精神也随着公交车走进了城市的各条街道,走进了百姓生活,在扬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高邮市运用“理论+文艺”融合讲,13支乡镇村民剧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编排“邮理响”理论+文艺融合宣讲精品10余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惠民式、点单式宣讲。宝应县串联县内红色教育基地,结合红色研学线路打造,形成“听讲座-看展馆-游基地-研理论-谈体会-促实践”的六步学习宣讲闭环。
人民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延伸到哪里。扬州创新推出“理论快递: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您身边”系列微视频。“百姓名嘴”“理论老兵”变身“理论快递员”。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扬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扬帆”APP、“网信扬州”视频号、“扬州学习平台”视频号和各县(市、区)、功能区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推送,构建宣讲矩阵,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光明日报》以《江苏扬州:形式活泼接地气》为题,关注了“理论快递”的经验做法,特别“点赞”:扬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是“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市注重分层分众,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差异性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活动。
在仪征,宣讲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带头示范作用,从一线产业工人、新业态群体等不同行业中推选出周维忠、刘金伟、尹福伟等15名劳模工匠,成立劳模工匠事迹宣讲团,持续掀起广大职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激发大家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广陵,宣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新闻类APP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专栏,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网上网下共同发声的立体化学习宣讲“大合唱”。
如今,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全市各地党心民心极大凝聚。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工作实际,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