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先后来到江桥镇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迎园医院,实地了解社区医院收治病人的救治情况,并就治疗及用药给予现场指导。
“家门口就能看专家门诊”
在江桥镇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尔真实地察看了输液区、病房、诊室等区域,了解患者的诊疗流程、收治现状以及配套救治资源等情况。
年逾七旬的蒋老伯上月底确诊阳性后转为肺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已经有所好转,目前还在输液。不过,这两天突然出现的腿脚水肿让他有些担心。
“你这个情况可能是心衰引起的,让医生给你进一步再做检查就能知道。”看到老人的脚面高高鼓起,陈尔真立即查阅了检查结果,并请医院为老人做进一步的检查。
“听了专家的话,心里踏实多了。前一天刚在电视上看到专家,没想到这么快就在家门口看起了‘专家门诊’。”蒋老伯说。
在病房区域,陈尔真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并答疑解惑,让不少患者吃下“定心丸”。78岁的何老伯因新冠阳性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经治疗后病情改善,于1月6日从江桥医院转入社区医院继续住院治疗。在何老伯床边,陈尔真详细了解了其救治过程和恢复情况,并查阅了病历和检查结果。
“现在痰还有吗?气还喘吗?……”“现在好多了,不吸氧也没感觉到气闷,也不难受。”“那应该没问题,你再待一两天,就可以回家了。”
全力守好“保健康、防重症”防线
现场,陈尔真还与社区医生交流沟通、答疑解惑。目前,抗病毒小分子药物优先下沉社区,对于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指征,陈尔真表示:“第一个使用原则是越早用越好,第二是要用足够的疗程,不能随便停掉。”
陈尔真还提醒基层医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掌握核心问题,譬如如何诊断疾病,如何对病患分类、分层和分型,“我们需要把精力集中到对高危人群指标的密切观察上,如果发现指标变化,应警惕病情恶化。”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社区医院的重点从原来的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目前最重点的工作是,如何及时在可能被感染患者中发现高风险人员,通过加强管理确保早发现、早干预。”陈尔真表示,专家组下沉社区的目的在于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落实早期识别预警体系建立,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甄别能力,“市里对此非常重视,加强了社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培训,并配置必要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装备,让社区医院在医疗救治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三级医院专家下沉社区指导,也让社区医生充满信心。“陈院长对于病人的诊疗、用药、康复指导等各方面开出详尽的处方,让我们对治疗病人有了更大的信心。”江桥镇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部部长林兴喜说。
据了解,江桥镇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136张床位,目前已收治90位老年病患。“病房里面的设施包括心电监护、氧疗、指脉氧以及抢救药品一应俱全,收治轻症患者没有问题。”江桥镇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石益斌表示。
当天下午,陈尔真还来到迎园医院输液区、病房等,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并就医疗救治中遇到的难点等问题予以针对性的指导。
据悉,去年12月30日,陈尔真也曾来到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大厅、抢救室、补液室等,实地了解医院的接诊情况,并查看患者的病历和用药情况,给出指导性建议。
据悉,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本市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努力提高救治率。从2022年12月中旬起,市卫健委成立市级重症专家组,通过市级专家巡查会诊、落实双向转诊、定点下沉指导、远程会诊等方式,统筹安排重症救治专家力量,加强重症患者的预防与救治。
记者从区卫健委了解到,2022年12月22日全区发热患者就诊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从12月19日起发热患者明显向社区下沉,目前发热患者就诊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占比在80%以上。
以今年1月9日为例,全区发热患者接诊量为1799人次,其中,医院发热门诊接诊302人次,社区发热哨点接诊149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