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县民政局牢固树立“人性化救助”理念,坚持打好”五张牌”,持续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水平,有效维护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打好“温情救助牌”。针对不同对象实行分类救助,对流浪未成年人先保护(庇护)再救助,对流浪老年人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及时帮助联系家属接回或护送返乡,对流浪智障人员、危重病人先救治再救助,对劝导后仍不愿进站受助的流浪人员进行跟踪救助、信息备案。今年入冬以来,全县救助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18人(次),发放救助物资近万元,切实兜牢流浪乞讨人员生活保障底线。
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打好“高效寻亲牌”。通过与公安部门密切合作,聚焦“科技+互联网+传统”三个手段叠加,采取DNA比对、人像识别、指纹比对等技术,不断提高寻亲服务效能。去年以来,对长期滞留无法识别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寻亲公告,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寻亲群等移动社交平台拓展寻亲渠道,帮助15名流浪人员成功回归家庭与亲人团聚。
三是围绕集中落户, 打好“长效安置牌”。围绕护送返乡、集中落户、源头治理三个方面做好长效安置工作,对身份信息、原籍地址明确的受助人员,及时联系亲属或当地政府,助其尽快返回原籍,并根据落户要求,为56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落户手续,集中安置到养老服务机构享受特困待遇。
四是规范机构建设,打好“照料服务牌”。为改善救助对象生活环境,县财政投入380万元新建救助管理站,站内配有电子阅览室、教室、活动室,设有床位60张,实行24小时值班,全天候接待各类求助人员。加快省级示范化救助站建设,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人员配置、队伍管理和规范服务,有效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五是压实主体责任, 打好“源头治理牌”。 压实乡镇(街道)源头管控主体责任,完善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及时将返乡受助人员信息向流出地救助管理机构进行反馈,指导和督促所在地对送返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跟踪管理,落实有关帮扶政策,避免再次陷入困境。去年以来,全县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10人(次),护送返乡144人(次),支出救助费、医疗费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