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惠山经开区站在国家级经开区的新赛道,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引领变革、推进变革,以 “打造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与时代变化趋势格局相适应的灵活体制机制”为目标,制定《关于深化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重塑和再造发展新优势。全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12.4%、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1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37.5%、实际使用外资增幅55.4%、进出口总额增幅40%,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过硬答卷。
考核“指挥棒”精准牵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对照新发展理念、落实“国综评”要求,成立考核专班,将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观念、体系与方法同开发区的实际相结合,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创新指标推动落实,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建立起任务制定、督促核查、考核评估、反馈提升“四位一体”的闭环工作链条,引导经开区上下聚焦发展抓创新、聚焦创新抢人才,强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创新“助推器”持续迸发。树立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以打造“华东科创谷”为抓手,以助力“鲲鹏迭变”改革创新为目标,构建创新培育体系,增强企业研发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发展动力。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20亿元,同比增长38%;三类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入库92家,18家企业获批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项,2个项目分获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和一等奖。
人才“动力源”充分涌流。坚持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通过建机制促融合、建网络促集聚、建平台促发展、建生态促认同“四建四促”,制定实施“惠开人才微政策11条”,举办“惠聚英才开创未来”人才引领发展系列活动,与58同城、智联招聘、寰球人才等人才机构战略合作,聘请一批“惠聚英才优秀引才大使”,打造φ+国际人才社区和惠山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广泛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全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5人,位列全市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
优化职能机构设置,精简事务部门。按照协同高效原则,实行机构精干和扁平管理,推动管委会瘦身提质、健身增效、强身聚核。撤销人事劳动局、招商一局、招商二局、社会事业发展局,达到“瘦身”效果;精简人员结构,将管委会原有236人缩减为108人,让精兵强将走向关键岗位,达到“健身”效果;提高承担经济发展和创优营商环境职责的内设机构比例,增设政务服务局和科学技术局,达到“强身”效果。
厘清区街职责边界,剥离社会职能。积极探索经济发展职能与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相对分离,建立经开区与托管街道分工合理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经开区聚焦经济发展工作,主要承担规划建设、组织人事、财政金融、资产管理等工作,统筹党的建设、安全环保、乡村振兴等工作。街道立足社会管理工作,主要承担辖区内党的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安全环保、农业农村等工作。按照经开区宏观规划、街道微观管理的角色定位,全面厘清经开区与托管街道职责边界,推动经开区聚焦主责主业,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聚焦“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持续优化“无难事 悉心办”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工作法,行政审批提速80%,吉利星驱等重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结顶、当年投产、当年开票。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社保、民政、卫健等80项高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落实“1+7+N”的“一网通办平台”工作机制,实施“项目代办员”制度,打通“不见面审批”最后一环节,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政务服务办结率100%,满意率99.6%,企业群众政务服务获得感持续增强。
创新招商模式,提升项目乘数效应。围绕“五招”即“招企业、招外资、招外贸、招税收、招人才”和“三年实现五个1000”总体目标,实行招商人员薪酬绩效改革制度,为提高招商人员积极性,体现前门开足、多劳多得,将招商人员基础工资与同级别人员工资拉平,实现招商人员轻装上阵,依据指标完成“含金量”体现高标准考核。全年累计外资到位42517万美元,同比增长55.35%,占全区比重90%以上,创外资到位新高;新招引重大项目达14个,位列无锡市第一,其中百亿项目“吉利新能源动力”总部迁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再攀新高,加速构建先导产业集群集聚、产业链完整可控、生产要素高效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金融支撑,提升资本倍增效应。秉承“创新驱动发展、金融助推产业”的理念,大力构建产融深度协同生态,深化综合性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股权投资、债权融资、企业服务“三位一体”的金融体系,完善精准化“资本招商”路径,纵深延拓产业基金版图,创新探索QFLP、知识产权基金等金融业态,涵养开放创新的科技金融生态圈。目前,惠山经开区已累计招引项目落地46个,带动项目总投资308亿元,累计投资拨付产业引导子基金25支,总规模140.15亿元,集聚资本规模超600亿,先后斩获融资中国、清科、投中、全球PE论坛等主流榜单荣誉。同时,惠山经开区深入推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成为无锡市第二批顺利通过会商的QFLP基金试点区域,目前已设立QFLP基金4支,投资总额达8.76亿美元,协议外资8.45亿美元。
发挥国企作用,提升转型杠杆效应。充分发挥国企“顶梁柱”撬动作用,按照全市加快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提档升级的要求,以政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抓手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升级,实现区镇合一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大优质经营性资产、资源向惠山高科集中,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注入、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强化公共服务支出预算保障和提升产业金融活力等举措,实现惠山高科及下属八大实体化子公司以市场主体身份,全面参与经开区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公共服务、产业投资的各项业务,有效提升惠山高科等国企的经营收入和资产质量,获评AA+信用评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为进一步整合区镇资源、挖掘发展新动能、冲刺AAA评级、推动核心业务板块和子公司分拆上市做好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打破身份桎梏。突破身份界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档案管理,原职务职级和岗位等级予以封存,与聘用岗位分离,档案工资按规定封闭运行。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未完成聘期工作目标、在竞聘中落聘、不服从岗位安排、违法乱纪的人员,通过转岗、待岗、降岗、解聘等方式,以每年不低于3%的比例进行刚性淘汰,使“优胜劣汰”成为大势所趋,确保经开区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实行“绩效制”工资,打破平均桎梏。通过岗位管理实行队伍更替,在核定员额总量内,定责定岗定人,自主设置岗位,提高产业招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投融资等专业性岗位的设置比例,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管委会岗位确定为七级43档,国企岗位确定为五级21档,不同岗级对应不同岗位工资,实行定岗定薪、岗变薪变,突出绩效,对专技特岗一事一议。通过浮动薪酬激发干事活力,建立与企业性质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国企员工薪酬实行总额管理,在管委会核定的年度薪酬总额范围内进行分配;根据岗位职级不同,设置相应薪酬结构,通过不同类型岗位固浮比设置,区分管理与业务岗位在固定薪酬与绩效激励方面的差别。
畅通“能上能下”通道,打破终任桎梏。坚持人岗相适、以事择人,通过引入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契约化管理,激活干部队伍活力,以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联动倒逼干部履责担当,及时发现并调整不胜任现职、不作为、不担责的干部,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建立干部合理流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常态化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环境。打破条条框框,开设“绿色通道”,支持“容错免责”,营造支持改革、鼓励担当、宽容失误、纠正错误的良好氛围,保持干部队伍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