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松阳县斋坛乡小石村“稻耳轮作”试验基地的“共富木耳”产业园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松阳县群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正组织农户将发菌好的木耳菌棒移栽到刚收割完的稻田里。
“共富木耳”产业小微园面积约为16亩,由斋坛乡强村公司与农户共同出资15万元,购置木耳菌棒6万棒,交由群芳家庭农场代管,亩均可产干木耳600公斤、稻谷650公斤,全年亩产值预计超3万元。
据该乡分管领导钟李斌介绍,木耳出售后大户返还本金,产生的利润用于联结带动的农户分红,预计可带动参与投资的农户户均增收2250余元、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
“共富木耳”产业小微园有效解决了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因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而导致的农民增收难问题,是松阳县积极创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个成功案例,更是该县持续主动抓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松阳县坚持做好产业促增收文章,鼓励支持各乡镇(街道)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谋划实施“跑步鸡”“共富菌”“茶工厂”“共富蔬”“联心牛”等小微产业园联农带农增收项目,通过发挥乡贤能人、种养大户等助农增收的“领头雁”作用,辐射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初步探索形成了“收益共享型、投工投劳型、岗位创造型、订单生产型、党群联动型”等五种产业联农带农增收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今年58岁了,原本守着一小片山地种点粮食蔬菜和打零工,收入不多。现在依托镇里的‘共富菌园’,自己不用出任何成本,仅需劳动1个月左右时间,今年已收到10041元,真是好!”近日,松阳县玉岩镇周坑村的村民叶公式新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增强低收入农户“造血”功能,玉岩镇探索“政府+家庭农场+低收入农户”模式发展“共富菌”产业小微园,鼓励支持部分具备劳动能力、增收意愿强烈的低收入农户,通过香菇种植增收致富。
“共富菌”产业小微园建在荣富家庭农场附近,农场负责人季荣富是玉岩镇有名的香菇种植能手,从事食用菌生产30年。季荣富承诺低收入农户可以向其家庭农场赊购菌棒,将菌棒管理到出菇阶段后,交由低收入农户自行管护,期间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低收入农户掌握种植技术。产出的香菇由其包销,将销售收入支付给低收入农户。
今年共有5户低收入农户加入季荣富的“共富菌”产业小微园队伍,年龄最大的74岁,平均年龄接近60岁,每户低收入农户管护2500袋,共发展共富菇12500袋。“反季节高温香菇出菇期约3个月时间,低收入农户自己不用出任何成本,仅需参与香菇出菇管护期间1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增收7000元至10000元。”季荣富介绍说。
目前,松阳县已依托茶叶、香榧、油茶、食用菌、干水果、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共富产业小微园20余个,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松阳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9元,增速8.7%;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12578元,增速15.1%。
“我们要求每个乡镇(街道)今年至少谋划实施‘共富菌’产业小微园1个以上,并给予每个项目30万元以下的政策扶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代养、代管、代加工、代销,吸纳固定和临时用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共富项目,带动更多的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松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海长表示,下一步,松阳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对产业联农带农增收项目的政策扶持,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农民的“造血”功能,同时探索共富工坊、共富车间等多种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