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开发区核心区,企业近4000家,员工约20万。2015年,漕开发被列为上海科创中心六大重要承载区之一。漕开发成立以来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2022年6月漕开发被上海市授牌首批元宇宙特色产业园,2022年10月临港漕开发牵头组建的上海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正式揭牌,同时园区还被列为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区。
利用好“大园区”的比较优势,把握好园区、社区协同发展的基调,虹梅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虹梅漕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结合区域实际,从夯实基底、聚合动能、瞄准赛道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苦干实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贡献虹梅力量。
加强前瞻谋划、坚持规划先行,夯实高质量发展新基底
2022年,虽受大环境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园区经济仍呈V字型恢复发展,凸显出发展韧性。这背后正是虹梅漕开发多年来坚持发展符合国家导向的科技产业,抗风险能力高、发展韧性强,在集成电路、元宇宙、生命健康和绿色低碳多方发力,与市“3+6”新型产业体系一脉相承。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研判、精准把脉。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会同漕开发总公司、仪电集团等大企业,以及上海社科院、同济大学等大院大所,研究外部环境、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专精特新企业等,研判四大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提速、载体推介招商、企业专业服务方案等,实现四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二是统筹空间要素,加快城市更新。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利用效率。充分挖掘潜力、盘活存量,紧盯在建、待建载体功能向四大产业方向集聚。稳步推动园区环境品质逐步达到一流园区标准,做好上澳塘西岸、蒲汇塘南岸贯通,推进桂平路提升、桂菁路架空线落地,加速中环绿带建设,打造更加完善的慢行步道系统,提升园区环境品质。
加强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聚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虹梅漕开发科创氛围浓厚,专精特新企业非常活跃、集聚度强,目前有“专精特新”企业7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半导体、新材料行业。但发展的同时,园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外部竞争、制造业发展、平台建设等。
把党建落在创新最有力节点上,把党建落在发展最活跃经络上,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筹建专精特新党建联盟。街道党工委牵头,区域单位及辖区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参与,成立漕河泾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党建联盟,推动高精尖产业集群成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打响“虹梅庭”党建品牌,织密组织网络,拓展党群服务阵地,打造园区“生活盒子”,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政产学研金合作。积极抢占元宇宙新赛道,把握创新机遇,推动校企人才高质量对接,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27所顶尖高校共同举办元宇宙设计大赛等活动。与金融单位加强党建联建,探索研究科技金融中心落地,助力园区产业链全流程完善,紧扣科技金融发展新命题,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强化战略思维、坚持创新驱动,瞄准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一是选准赛道,找准企业,持续招大引强。开展产业链招商,用好高质量发展基金,创新探索基金招商等新模式,着力推动园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园区已汇聚上海四分之一的芯片设计类企业,已经初步形成包含芯片制造、设计、服务、配套在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元宇宙产业方面,漕开发人工智能领域吸引了全市四分之一的重点企业,数字娱乐方面集聚了全市60%游戏头部企业和60%行业产值,未来街道始终持续重点关注头部企业载体落地、做好安商稳商工作。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人才科技支撑。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力度引进创新人才,搭建创新载体,以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对于生命健康产业,街道始终做好园区现有知名制药企业及头部外资医院服务工作,助力生物医药板块更新。对于绿色低碳产业,集聚绿色力量,在做好清洁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及新能源车及配套产业服务的同时,关注园区新能源中小微企业,搭建本土培育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的梯度服务,集聚优势资源,助力产业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