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兰岭园居民区传来一个好消息:小区246号、249号、293号楼3栋住宅楼已成功签约加装电梯,而另有3栋楼正在积极征询意见,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电梯加装。此次加装电梯的项目得到了居民们的积极响应,许多老年居民表示,加装电梯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减轻老年居民上下楼梯时的负担。
“无论是整个小区的征询还是对已签约楼栋的后续推进工作,兰岭园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小区党总支书记蒋玉明党高兴地说道,“有了社区的支持,原本在加装电梯项目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作为曹杨社区内人口众多、房型结构纷繁复杂的老小区“代表”,兰岭园至今尚未安装完成一部电梯。这主要是由于其住宅楼建造年代跨度大,既有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老式公房,也有2000年左右才建成的商品房,房型也不尽相同,其中还存有不少合用户。同时,楼房排列的间距也不尽相同。此外,部分楼房的地下暗藏有污水管、煤气管、电线、化粪池等,这些都给加装电梯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21年,兰岭园居民期盼已久的“春风”终于吹来,由街道牵头的整小区电梯加装征询工作陆续在各居民区内全面展开,这也让不少住宅楼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早在2019年,曹杨新村街道就根据辖区楼房分布、房型房龄、地下管道、道路绿化等情况,制定出了加装电梯可行性勘探地图,用绿色、蓝色、灰色、红色等色块直观表达每栋楼的加梯可行性,且每年都将结合各小区的加梯落地情况进行实时更新。针对当期居民对加梯的诉求,兰岭园居民区党总支当机立断,结合该地图对自家小区进行摸底,以便居民前来咨询时,能够拿出最详实、最有力的依据。期间,他们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党员、楼组长、志愿骨干等主体,对一系列加梯惠民政策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邀请社区加梯办公室和加梯公司工作人员来到社区,为居民们“上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而自治加梯“领头羊”张玉华和诸富琴阿姨的出现,则真正使兰岭园的加梯工作实现了“0到1”的突破。这两位阿姨不仅在楼组内发起征询行动,年过七旬的她俩更是亲力亲为,不仅亲自到周边已有加梯经验的小区参观,拍照、摄像记录电梯实景,并通过小区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在楼组居民间传阅分享,还动员组织了实地参观,其中就包括了基层自治创新“明星楼”的所在地桂巷新村等。
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但249号楼里加装电梯的共识相对坚定。“领头羊”们在楼组内征询时,对加梯这一惠民工程进行了充分宣传,既挨家挨户解释费用均摊、施工设计等“冷知识”,也讲述多年来互助互帮的“热情分”,为解决底层隐私问题、人户分离问题等作出了积极努力,最终得到了楼里居民的认可。“最关键的就是要透明公正、真心实意。”蒋玉明表示。
第二栋签约加梯的246号楼,却遇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三户居民不参与加梯,导致资金存在近十万元的缺口。为了不耽误加梯工作的进度,“五人加梯小组”中的王德良爷叔和许萍阿姨慷慨解囊,根据各自的经济能力,共同垫付了这笔费用。
经过数月的努力,293号楼也在11月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加梯签约,圆梦“一键到家”。对于为征询工作奔波了数月的卢兰英阿姨来说,终于了却了一件心事。“我们楼栋有很多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患者,有电梯终究方便一点,他们不会再被‘拦’在家里了。”
在加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居民们欢欣鼓舞。而对于那些“先天条件”较差的楼栋,党总支也没有放弃,继续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
在兰岭园居民区的加梯工作中,居民区党总支坚持采取“容易加装的优先推进、较难加装的个性化攻破”的工作原则,基于加梯可行性探勘地图制定了详实计划。若部分加梯意愿强烈的楼房存在管道迁移、主干道侵占等施工难题,党总支将配合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指导邀请第三方公司进行现场再评估、再勘测等,以期让更多居民体验“电梯房”所带来的便捷生活。
接下来,曹杨新村街道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参与”为宗旨,充分调动居民区三驾马车和加装电梯相关专业组织力量,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强化宣传培训,让居民更全面了解政策,解决居民区加梯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努力实现“能装尽装”,让社区百姓拥有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