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始于心,创建在于行。今年以来,滨江区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杭州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滨江力量。
礼让斑马线,排队守秩序,文明一平方,当好东道主,“文明靓城迎亚运,‘滨滨’有礼我先行”。今年以来,滨江区持续擦亮“滨滨有礼”文明品牌,积极开展各项群众性文明活动,提高全社会对亚运主场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获得感,以筹备亚运会为契机,引导市民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召开。
滨江是高新之区,更是美丽之区。这里有雅丽而厚重的历史古韵,清秀而雄奇的自然风情,更让人自豪的是,这里还是杭城“最美现象”的发源地。在持续的文明创建中,最美人物不断涌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超入选“中国好人榜”“浙江骄傲”,“一品绿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文娥入选“浙江好人”、提名“中国好人榜”……这里人人学“最美”、人人做“微美”。
志愿者身影亦遍布全城,通过强力推进“迎亚运滨滨有你‘益’起来”志愿服务十大行动,建立高校、企业、社区等多领域、多元素、多层面参与的具有“国际滨”特质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有“高新味”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套有“高新味”的志愿服务品牌标识,设立一批有“高新味”的“亚运V站”,营造“全民志愿”氛围,展示“国际滨江、亚运核心”风采。
制订方案 文明倡导形成“路线图”
区文明办协同各部门、各街道开展“文明靓城”行动,倡导市民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通过“文明靓城”,实现“文明满心”,向世界展示一座国际、现代、文明的高新城。一是制订一个方案。根据《国际滨江 亚运核心 高新区(滨江)“亚运靓城”攻坚行动方案》,制订《“文明靓城、滨滨有礼”文明礼仪行动方案》,对“文明靓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并明确组织架构、任务分解和时间节点要求,常态化推进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二是搭建四项载体。搭建“礼让斑马线、排队守秩序、文明一平方、当好东道主”四项行动载体。在礼让斑马线上,倡导司机礼让斑马线、行人文明过马路、道路骑车不逆行;在排队守秩序上,倡导排队乘公交、排队乘地铁、排队乘电梯;在文明一平方上,倡导管好住户门前一平方、店铺门前一平方、餐桌文明一平方;在当好东道主上,通过周三文明提升日、文明礼仪和志愿者培训等,以点带面倡导“滨滨有礼”文明风尚。三是五个阶段推进。文明礼仪行动分五个阶段,在亚运会举办前以点带面形成热潮。启动阶段,重点是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明确“文明靓城、滨滨有礼”文明行动内容;示范点筛选阶段,重点是征求、确定各类示范点,梳理管理模式;全面实施阶段,重点通过示范点带动、宣传推动,全面实施辐射带动“文明靓城、滨滨有礼”文明礼仪行动;集中攻坚阶段,重点是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形成声势,为亚运会的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巩固提升阶段,重点是总结经验做法,巩固活动成果,为文明创建夯实长效基础。
广泛发动 群众性文明创建成为“风景线”
开展系列文明活动,激发“东道主”热情,引导市民积极主动地支持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让亚运会真正成为“全民的盛会”。
一是开展“滨滨有礼”活动营造入脑入心社会氛围。策划活动提升“滨滨有礼”社会影响力。3月5日,会同团委、长河街道在龙湖天街举办“滨滨有礼迎亚运,鲜花送给文明人”活动,通过送文明花、写文明语、拼文明图,传递接力文明迎亚运。4月8日,举办“喜迎亚运、文明靓城、滨滨有礼”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发布“文明靓城、滨滨有礼”行动和新一届“美丽滨江人”评选内容,全国道德模范毛陈冰发出文明迎亚运倡议,文明代表作承诺,文明劝导进路口,文明宣传进网络。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网、中国蓝新闻、浙江新闻客户端、小时新闻、杭州新闻客户端和杭州电视台各频道作了宣传。
二是开展“洁美杯”竞赛构建文明整洁城市环境。协同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高新区(滨江)环境秩序“洁美杯”竞赛活动方案》,将“美丽杭州”和“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在全区3个街道、59个社区,开展环境秩序“洁美杯”竞赛活动。同时,开展杭州市清洁示范点建设。每周对社区进行全覆盖检查复核,每月综合社区周成绩、市级考核成绩、正负面清单等评比表彰一次,年终评选金银铜奖,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市民在整洁美丽的城市环境中规范言行举止,增强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养。
三是做细“文明提升日”,小切口绵绵用力促实效。把每周三定为“文明提升日”,坚持每周一主题,一月一循环,开展常态化文明创建活动。如“环境整治日”的主题是打扫小区卫生,“楼道美化日”的主题是清理楼道、地下车库杂物,“消防巡查日”的主题是维修检查消防玻璃、巡查记录,“文明劝导日”的主题是走到路口、斑马线前开展劝导,“志愿服务日”的主题是开展文明宣传和志愿服务等。
立德树人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强根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美丽滨江人”典型选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选树”等活动,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立德树人“四梁八柱”机制建设。按照《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市要求,聚焦培养“时代新人”,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区文明委重点工作和文明创建考核,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常态化开展“美丽滨江人”评选宣传活动,加快建立并发挥区、街道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制订《滨江区关心关爱道德模范实施意见》,从社会荣誉、生活关爱等方面对道德模范给予关心,并落实各项保障机制。
二是推动“最美现象”从盆景变风景。高新区(滨江)是杭城“最美现象”发源地,坚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超(援黔,已故)入选“中国好人榜”、“浙江骄傲”,“一品绿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文娥(听力一级残疾)入选“浙江好人”、提名“中国好人榜”,百缘旅行社导游诸鸣获评“浙江好人”,2人入选“杭州好人”,第六届最美杭州人孔少华入围“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长河街道江一社区17岁少年周江涛去世前,用尽最后力气写下一封信,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把光明和希望留给了这个世界;长河街道红十字会会员汪婷婷一家20年224次,累计献血8.67万毫升,事迹被各级媒体报道,目前正在申报省、市级道德模范。历年来已培育陈立群、吴菊萍、毛陈冰、吴梅丽等全国和全省道德模范4名,市级以上好人21名,营造人人学“最美”、人人做“微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培育青少年初心“根正苗红”。开展“‘船’承经典、少年起航”百日百场沉浸式未成年人红色教育活动,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主线,孩子们扮演一大的参会代表,亲身体验了中共一大召开的惊险历程。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央广网、央视频、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经视、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近20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关注聚焦,共刊发报道20余篇,登上了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新华社网上浏览量达30.2万。新评选区党群服务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博物馆、网易蜗牛读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航空航天科普体验展厅、杭州滨江青少年宫、杭州宝龙艺术中心等一批青少年第二课堂,丰富拓展未成年人教育阵地。区教育局组织编印亚运文化校本教材,开发《亚洲文化览胜》《杭州亚运运动项目》等校本课程,将迎接亚运盛会、弘扬亚运文化与学校体育运动结合起来。
突出特色 志愿服务体系打造“高新味”
以“我的亚运我的城、城市志愿‘益’起来”和“迎亚运、滨滨有你‘益’起来”志愿服务十大行动串珠成链,协同发力,营造“全民志愿”氛围。一是打造青春志愿服务体系。由团委牵头,建立高校、企业、社区等多领域、多元素、多层面参与的具有“国际滨”特质的青春志愿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有“高新味”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套有“高新味”的志愿服务品牌标识,设立一批有“高新味”的“亚运V站”,目前已申报8个站点,并启动站点提升工作。完成志愿服务标识体系2.0版,推出高新区(滨江)青年志愿者新服装,已在志愿服务中运用。二是浓厚全民志愿氛围。根据城市志愿者发动组织的职能转变,由文明办牵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的亚运我的城、城市志愿‘益’起来”城市志愿者招募。线上通过杭州市文明帮帮码平台,把社区招募注册的过程作为亚运宣传倡导的过程,并开展志愿服务培训;线下立足各社区和各单位组建城市志愿服务队伍,积极组织参与礼让斑马线、排队守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落实落细十大行动。开展“迎亚运、滨滨有你‘益’起来”志愿服务十大行动,即:“百年薪火 代代相传”红色宣讲行动、数字赋能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亚运 V 站”建设行动、亚运志愿文化宣传进社区行动、“青春助力平安建设”专项行动、“青春社区”专项行动、志愿服务品牌培育行动、志愿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志愿服务激励关爱行动和志愿服务氛围提升行动。组织迎亚运志愿服务培训,累计10批次600余名志愿者参与;启动高校亚运赛会志愿服务通识培训,预录用志愿者近700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