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芜湖 > 文字新闻
无为市打造“无为螃蟹”特色产业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无为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开发区: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无为市依山傍水,是安徽省水产大市,全市养殖水面23.3万亩,水产品年产量6.8万吨,农民人均渔业纯收入达1220.7元,全市渔业总产值40.8亿元。其中河蟹养殖在我市占主导地位,年产量达到1.4万吨,单产达到每亩110千克以上,产值近14亿元,其中,大规格蟹的比重为60%,整个渔业产值占农业比重为25 %。

  一、精准规划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河蟹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泉塘、姚沟等镇的河蟹养殖板块,涌现一批优秀的河蟹养殖企业。泉塘镇是我市水产养殖重镇,养殖塘口亩均单产达到了100千克以上,个体均重达到了140克以上,年产优质螃蟹4000余吨。以“活水、优苗、种草、移螺、稀放、混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全镇养殖区全面应用。由镇河蟹养殖协会注册的“濡泉”牌螃蟹先后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和安徽省名牌农产品,2020年全镇渔业总产值4.5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8.6%。2006年,泉塘镇河蟹养殖基地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创建的10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之一,2016年7月,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2020年,获农业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支持。

  二、坚持三产融合,提高全产业链发展 我市以“一县一业(特)”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整合项目资源,围绕特色水产,坚持三产融合,做强特色水产全产业链发展。一是改造现有生产设施。加大科研投入,新建特色水产良种繁育、培育场,提高本地化蟹苗良种繁育能力和供给率,促进本地蟹苗优质化;二是大力发展螃蟹加工业。通过本地螃蟹企业的培育、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生产线、加强产品科技研发和促进等方式,开发切实有效的加工途径,使螃蟹加工业和养殖业同步、协调发展。提升螃蟹加工能力,在充分发挥志迪农业、惠民实业2021年建设的水产品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基础上,继续挖掘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蟹黄、蟹肉等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螃蟹精细加工水平;三是提升科技支撑。借力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合作平台,对接科研团队,开展螃蟹品种选育、病害防控、药物饲料、产品深加工等相关技术研发。配备冷链仓储物流,发展电子商务,拓宽螃蟹销售、消费渠道,以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趋于协调发展格局。如安徽惠民实业有限公司年生产“渡江宴”牌“蟹黄牛肉酱”等产品230万罐,年销售额约7500万元。

  三、加大品牌宣传,促进品牌创建发展 无为市围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助力、行业促进、社会参与”的渔业品牌战略格局,集中优势着力打造一批产品品质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水产品牌,提高水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强渔兴渔之路。一是强化品牌培育。以“三品一标”为总抓手,结合“无为螃蟹”地理标志整合无为螃蟹品牌;二是拓宽宣传渠道。集中央视传媒、中安在线等优势资源进行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将螃蟹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做强品牌营销。鼓励螃蟹规模经营主体做强品牌营销,整体提高“无为螃蟹”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无为螃蟹节”等大型活动,开展“无为螃蟹”等特色水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无为螃蟹”等特色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无为市将着手强势打造“无为螃蟹”区域公共品牌,充分发挥“无为螃蟹”优势区价值。通过举办“无为螃蟹节”、水产产业联盟等活动进一步加大“无为螃蟹”品牌宣传力度,创建更多无为本土品牌。

上一条: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兴耿带队走访服务企业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21-58880127
  • 传  真:+86-021-5888012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