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普及和深度应用,校园生态将发生哪些改变?日前,2022年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经验交流研讨会在温州召开,在分论坛上,鹿城展示了一系列智慧教育项目实践和成果,获得全场高度关注。
通过AI技术捕捉课堂动态,帮助老师改进其课堂行为;通过大数据形成学生数字画像,科学规划学生成长;借助高速扫描仪、留痕打印机,生成学生个人专属错题集……眼下,在鹿城,充满科技味儿的“智慧校园”正加速走进现实。
2017年,鹿城启动区域教育大数据项目,并获评人民日报全国“十佳”民生工程。2019年,在原先试点基础上,鹿城率先提出“可感知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着力探索具有鹿城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鹿城区教育局局长陈胜利介绍,目前,鹿城可感知智慧校园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全区已建成智慧校园10所,还有22所正在创建。近两年,鹿城更以“人工智能教育”为切口,推进创建3所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育校、1所国家级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2个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11所省级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和40所市级人工智能实验校。
多年的智慧校园探索和实践,让鹿城教育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聚焦场景化应用,求解教育痛点难点,鹿城更积极引导各学校立足实际,挖掘应用场景,形成“区域统建+学校自建”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培育出学校的特色项目。
如何借力智能手段,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打造高效课堂?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练习过程数据,改进教师教学与学校管理;教师通过“高速扫描仪+留痕打印机”实现课后练习的全量数据的采集与智能批改,在不改变学生习惯的前提下,实现过程常态化学情的智能采集与精准分析,并生成每个学生专属错题集,为每个学生智能推荐变式练习,形成靶向作业。同时,通过对作业数据结果分析,指向教师备课有效性的改进,从而实现减负高质。
探索智能技术赋能教师评价,追求高质量教师发展,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推出“数据驱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进,助力青年教师提升”项目,基于智能AI技术开展深度实践,借助常态化录播设备和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在4个试点班级进行课堂实时追踪、自动导播,稳步推进数据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平台针对课堂中学生的五种行为(即听讲、读写、举手、应答、生生互动)和教师的四种行为(即讲授,板书,巡视,师生互动),采集数据,分析师生行为在课堂中的时间占比,判断教师课堂类型,形成课堂学生表现曲线,供青年教师研讨分析从而改进其课堂行为,提升数字素养。
利用数字化杠杆,持续撬动教育教学改革,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鹿城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体系化建设,构建鹿城“智慧教育”新样态,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投入8000万打造一批契合“未来教育”样态的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加强与新理念新导向的全面融合,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全学科推进,跨学科融合,推进精准化教学和个性化教育,发挥未来教育研究院的作用,带动引领更多师生、更多家长、更多团体主动参与、深入推进;加强与新技术新趋势的无缝衔接,积极引导学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智慧校园的前瞻性和含金量。
从数字化升级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数字化改革,鹿城未来教育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