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冬闲”时节。但记者近日在黔江区水田乡石郎村看到,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据悉,水田乡积极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唱响党建引领、党员先行的主旋律,全力以赴搞生产,在实践中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在石郎村的辣椒基地和烤烟基地里,几十个村民分布在各个地块,他们有的在采摘辣椒,有的在松土,山坳间传出微耕机和拖拉机的轰鸣。石郎村是水田乡的产业重村,全村发展脆红李产业3100亩,套作烤烟、中药材,轮作羊肚菌、辣椒等产业1000余亩。如今,烤烟、辣椒亩产值达4000多元,羊肚菌亩产值更是高达12000元。连日来,该村持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一方面宣传指导村民做好防疫工作,一方面加强农业生产,鼓励村民到基地务工劳作。目前,全村的采摘、松土、备耕和冬季管理已经全面展开。
“目前村里基地发展态势良好,每天有50多人在基地务工,全部都是附近的村民。”石郎村党支部书记张贵泽告诉记者,2023年村里面主要发展烤烟和辣椒产业,预计发展烤烟300亩,辣椒种植1000余亩,助力群众增收。“我们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全年务工在10个月左右,一个月平均收入1800元左右。”脱贫户汤长举告诉记者,只有基地发展稳定了,群众收入才有门路。
“为了疫情防控和生产两不误,群众遇到生产和发展中的难题,首先在微信群中反映,随后党支部指派熟悉情况、工作能力强的党员(技术员)深入现场指导解决。”张贵泽告诉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村党支部研究实施“农户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及时消单”的产业发展“菜单化”服务。
“我们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以特色效益农业替代传统产业,以抱团发展替代单打独斗,克服疫情影响。”张贵泽说,在联系群众方面,石郎村党支部推行“精准化”帮扶,构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户—群众”体系,按“就近就亲就便”原则和“联得上感情、办得了事情”要求,采取党员申报、群众选择和党支部委派等形式,实施“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的“1+N”党员帮扶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政策讲解到户、工作发动到户、解决难题到户”新局面,让党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同时,党支部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村干部负责技术、销售建设等各方工作的协调,确保群众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找得准人,能解决问题。
张贵泽是村干部,也是村里的产业带头人。他告诉记者,他2022年种植辣椒300多亩,总产值200多万元。 正在基地采摘辣椒的群众,每人一天能采摘50多公斤,这些工人大多都是留守妇女,她们到基地上班后,不仅可以照顾到家庭,还可以增收。另外,基地还招收了当地的一些老人和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下一步,石郎村将在不断细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复工复产,积极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