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居民群众对自闭症群体的了解,在普陀区民政局的指导与支持下,石泉路街道未保站联合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开展未成年人自闭症科普活动。
自闭症行业专家陈捷老师围绕动作、语言、认知发展、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等领域展开介绍,让家长们明确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适合接受的教育和练习。同时,通过格萨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让大家明确并不是越早开始教育孩子越好,关键是要找到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最佳的发育时间来进行引导。
在了解了孩子正常的发育发展规律后,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或现象,来发现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哭声、睡眠、与成人之间的交流、精细动作、喂养、咀嚼等。自闭症的核心障碍在于社会交往方面,但事实上是一个整体发育性的障碍,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是否和照顾者有眼神交流、有沟通的欲望,是否能辨认父母的声音,是否会反复重复同一个动作,是否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等方式,来对孩子自闭症的早期征兆加以辨别。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如1岁前主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语言发展,2-4岁是否有对环境敏感、触觉敏感、不配合家长老师以及重复性动作等问题,5-6岁是否有逻辑不通、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动作笨拙以及社交障碍等现象。
自闭症其实是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主要病症包括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兴趣狭窄以及刻板行为等特点。目前,儿童自闭症已成为最严重的儿童疾病之一。针对自闭症的诊断,现代医学定制了一系列的量表,通过这些量表分数的高低,家长可以衡量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有多大。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时,一定要趁早对孩子进行行为干预。比如自闭症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兴趣狭窄以及行为模式固执,那么家长就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注意孩子的社交和语言上是否正常,观察孩子是否有固定的兴趣和刻板行为。
当发现孩子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时,家长就要小心孩子有自闭症的可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干预,避免耽误治疗的时间。常见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行为训练、心理治疗以及特殊教育。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家长还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坚持对孩子的训练,不要放弃,持之以恒,相信孩子可以有所进步,用自己的坚持换取孩子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