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徐州 > 文字新闻
驱动创新激发“第一动力”
发布时间:2022-12-01  来源:中国徐州网  发布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国家“创新版图”上,徐州也写下了具有城市特色的“创新”一笔。11月中旬,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徐州举办,会上举行了江苏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项目“深地空间流态物质运移综合实验设施预研项目”的启动仪式,并和多个平台、人才签约,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合作。

  前不久,我市发布了2022年“徐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50强”榜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的诸多企业纷纷上榜。

  在科技创新上下先手棋,徐州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徐工集团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所长赵瑞学博士在分享他和徐工的故事时说,“从跟跑到领跑,要牢牢掌握全球起重机技术‘话语权’,把核心技术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回溯徐州的经济发展历程,GDP从2015年的突破5000亿到2021年的突破8000亿,每两年跃进一个新的千亿级,徐州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科技创新的触角延伸到了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

  从产业来看,徐州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高新区在安全应急防护、安全监测预警、安全应急装备、安全应急服务四大领域均实现了产业链构建,已成为全国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链完备、创新活力活跃、行业影响力广泛的战略产业集聚区;徐州经开区推进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集聚了卡特彼勒、徐工集团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到300余家……一个个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量。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徐州从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到“一城青山半城湖”“轨道上的徐州”“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的背后,处处都能看到创新的影子,这种创新体现在城市更新的理念创新中、体现在生态修复治理的技术创新中、也体现在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的机制创新中。

  也正是因为一项项创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积聚了底气与实力,也为徐州带来了更多发展、赶超的可能。创新于徐州而言,将不仅是服务经济建设,更是“示范”“先成”,将对推动淮海经济区和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形成示范效应,成为引领发展全局的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何以驱动创新?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因‘卡脖子’而‘窒息’。”江苏乐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总工吴士岭说,“赶上发展的窗口期,科技创新是必经之路。”

  今年9月,徐州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徐转移转化,强化项目、政策、人才等要素支撑,为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鼓励企业创新,徐州整合创新要素,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徐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招引实施方案》等政策;增加科技相关投入、下达专项资金;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出台高标准人才政策,一个个激励企业创新的举措,实质是徐州对于原始创新的呼唤。

  在经济快速发展之下,科技创新时不我待,还需继续“加码”。我们看到企业也在创新途中“探路”,实现了一个个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实施的“高空大吊载轮式起重装备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创造了百米高空吊装能力最强的世界纪录;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建设光刻胶单体、树脂、电子级化学品/溶剂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中高端光刻胶材料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企业……

  企业在技术层面以创新实现“弯道超车”。2021年,徐州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172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81件,科技进步贡献达到59.2%,创新“航道”加速成为企业集结、飞驰的“主阵地”。

  《徐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示范标杆,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规划给徐州未来创新突围之路指明了方向,也出了新题。

  如何写好创新答卷?原始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有哪些?从这次评选出的徐州“创新50强”中可窥见一二。

  从市科技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创新50强”企业呈现创新投入强、创新产出优等特点:上榜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较上年增加25亿元,户均研发投入强度达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加230亿元;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增加51亿元。

  以入选前十名的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作为复星医药成员企业,万邦医药坚持国际化产业布局,对标国内医药龙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全年营收比持续多年保持在8%左右,近两年来,研发投入更是稳定在7亿元以上,研发投入比达10%至12%。而从创新人才来看,目前,万邦医药拥有约300人的专职研发队伍,其中52%以上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员。

  从货币资本到人力资本的联合发力,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正是因为猛攻创新,万邦医药年均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每年有数个新产品上市,多项技术研发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并在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亿元,取得了连续40年正增长、连续40年盈利的良好业绩;也是因为创新,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年收入从创立之初的5.3亿元到今年的预计超100亿元,主要产品从桩工、非开挖机械两大板块,拓展到五大板块200余个产品型号。

上一条:一站式“帮办代办”为参保群众解忧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