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滨海新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500余家,带动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在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考核评估中排名第四。”11月17日,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滨海新区副区长张桂华介绍了滨海新区自2021年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取得的新成效。
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国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推进先导区的建设,在多领域技术攻坚取得突破,高水平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代表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一站式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不断取得新成效。
多领域技术攻坚取得突破
“天津市接续智能制造专项政策的《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立市若干政策措施》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5年将继续从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提升创新能力、强化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全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支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由市、区两级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这样大的支持力度在全国都首屈一指。”滨海新区工信局局长李刚说。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经组织了2批企业参与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任务,1批企业参与工信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对已成功完成揭榜任务的2家企业给予近4000万元支持,对正在进行揭榜任务攻关的12家企业建立台账,按照项目进展及时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帮扶。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全区制造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坚定不移走智能化、绿色化的提质增效之路。
高水平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滨海新区面向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5大领域,打造近300个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滨海新区下辖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智慧城市等10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赋百景。
“作为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以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坚持‘以人为本,应用至上’理念,积极打造智慧城市样板示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孙晓峰介绍,生态城每年都会推出一批触手可及的智慧应用,并持续迭代升级,全面展现科技创新的“生活气息”。今年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推出涵盖教育教学、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应用包”。
代表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滨海新区已成为全国信创产业链条最全,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滨海新区信创产业相关企业约1200家,全年营收约900亿元。其中天津滨海高新区作为天津发展信创产业的主力军和“中国信创谷”的主要承载地,自主创新为特色的“311信创体系”,聚集了以飞腾、麒麟、曙光、海光信息、360为代表的信创产业上下游企业1000余家,2021年实现收入563.6亿元。
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同湘介绍,目前高新区已落地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信创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出台“中国信创谷九条”专项政策,成立首期30亿元信创产业母基金等9只基金,形成了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到整机终端的信创全产品链条,具备了信创整体方案供给能力,成为天津市信创产业发展核心区域。
一站式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为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中小企业转型,滨海新区研发并发布了先导区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以“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信创”为特色,为人工智能开发打造“算力、算法、数据、开发工具”一体化支撑环境。超算天津中心总工程师冯景华介绍,截至目前,平台算力超过100P,开放公共数据资源600TB,汇聚华为云、紫光云、联通、百度等2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
张桂华表示,下一步,滨海新区将持续攻坚、挖掘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天津(滨海)模式”;同时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为使命,建设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力争年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