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山区罗泾镇农家风情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造访者,他们是东华大学港澳台青年非遗研习营的学员们。自2019年罗泾镇与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进行院地合作以来,依托高校多元化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院地合作战略的实施、非遗美育进校园活动的推广,为罗泾十字挑花的品牌提升、项目策划注入了创新活力。
此次为期一天的沪台青年菁英领袖营系列活动旨在拓宽师生文化视野,进一步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弘扬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文化的要求。活动通过专题报告、线下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学员们展示宝山丰富的非遗文化和院地合作成果。
罗泾十字挑花技艺 针尖上的非遗
活动中,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唐承鲲副教授及罗泾镇非遗项目管理人员、罗泾十字挑花技艺传承人郑晓蓉老师分别通过实际案例,生动阐述了传播专业理论如何运用到罗泾的非遗品牌打造和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让学员们获益匪浅。
活动现场,学员们将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通过对传统纹样的再创造,并在罗泾挑花团队的技师指导下,动手制作了专属于自己个性化的非遗绣品。他们表示,罗泾十字挑花技艺是融入了生活美学的民间手工技艺,有故事、有温度、有乡愁。
罗泾四喜风糕制作体验 舌尖上的非遗
罗泾镇的非遗除了针尖的技艺,还有一项舌尖上的美食——四喜风糕。阵阵稻米香,将非遗研习营的学员们引进四喜风糕非遗小课堂的教室。
学员们在郑晓蓉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非遗美食四喜风糕的制作体验。从视觉、听觉、味觉多维度的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不一会,飘散着米香的朵朵樱花风糕就出炉了。它不仅仅是罗泾镇的美味,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江南文化基因的传承。创新樱花风糕受到学员们的追捧,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作品。
最后,团队一行前往涵养林侵华日军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地进行吊唁,学员们深感肩负振兴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遗美育在高校的普及推广,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的重要举措,更是传统文化中美学、技艺、认知、创新等多方面的传承。活动让师生充分体验中华民族非遗传统,以及创新、创意、创造给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和提升,促进营员青年们在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提高,增进港澳台青年与大陆(内地)青年交流融合。下一步,罗泾镇将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擦亮“罗泾十字挑花”品牌的同时,助力非遗走向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