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沙坪坝区的团结村中心站,一个个集装箱堆放整齐,经过吊装后,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班列的密集开行,如今已经成为中欧班列(成渝)的常态。
加快功能升级 全力打造开放物流枢纽
作为成渝两地联通欧亚的铁路大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前三季度开行超过4000班,开行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在开行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中欧班列(成渝)的海外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
西向,继波兰、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匈牙利直达班列之后,新开了到德国不来梅、意大利的直达班列,实现南通道“跨两海”新线路常态化运输,并打通中吉乌公铁联运新线路。南向,在中越班列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成功开行中老泰铁路双向直达班列和渝滇缅印度洋班列。
“下一步,我们将提升东西南北‘四向齐发’通道效能,强化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主动脉、以多个铁海联运节点为毛细血管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口岸功能与软硬件设施建设,强化口岸枢纽服务能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负责人表示。
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庆市唯一的一级铁路基地,园区核心铁路资源--负责火车车辆整编的兴隆场编组站,办理车增长迅猛,近期日均办理车达到19000辆左右,位于西南地区之首。为满足货运办理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兴隆场编组站启动扩能改造。
改造现场,在完成前期基础施工后,工人们正在铺设轨道。兴隆场车站调度车间副主任吴健波表示,被喻为重庆铁路枢纽“心脏”、货物列车“加工厂”的兴隆场编组站,承担着襄渝、成渝、川黔、渝怀、遂渝、兰渝等多条铁路干线货物列车以及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班列的列车解体、编组任务。
“10月22日,我们编组站完成日办理车20345辆,迎来历史的‘顶流’。”吴健波介绍,为缓解当前作业线紧张局面,更好服务重庆铁路货运发展,铁路部门实施了兴隆场编组站的扩能计划,在下行编组场再增加9条编组作业线。“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明年4月份可全部竣工投产。投产之后,编组站存车数可以增加450辆以上,办理车辆数量提升约10%。”
此外,沙坪坝区将继续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大中越、中老班列的支线拓展,加快建设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建立集装箱全球共享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在通道沿线布局3-4个海外仓或分拨点,提升国际分拨、中转、集货能力。
口岸功能升级方面,沙坪坝拟申报综合保税区,做大做强国际保税物流、保税研发、保税检测、跨境离岸加工及中转加工等产业。加快铁路口岸多元化建设,补齐粮食、水果、二手车等多元口岸功能。夯实国家冷链骨干基地,打造中国(西部)冷链物流分拨中心,新增冻库20万平方米。同时建设智慧铁路口岸,搭建全流程智慧平台,提升口岸通关效率20%。
制度创新升级方面,沙坪坝将推动建立陆海新通道规则标准体系,探索参与国际多式联运、陆海贸易规则(铁海联运提单国际通用)、数字通道等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应用,推进国际相关行业标准,推动提效率、降成本。扩大铁海联运“一单制”使用范围,加大在中老、中越等跨境铁路班列的推广应用,深化数字提单试点应用。探索在陆海新通道开展铁海联运跨境铁路运邮试点。
加快产业升级 全力壮大开放产业经济
近期,一批原产欧洲的平行进口车正依托跨境班列陆续运抵重庆铁路口岸。该批平行进口整车属奥迪品牌,车型均为口岸首次进口,共50台,贸易额超过350万欧元,待全部抵港并完成清关后,将直接投放本地及周边市场,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据了解,为灵活满足企业需求、探索差异化的物流模式,这批平行进口车在分批运输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通道方案:第一批通过东向通道的渝甬班列运输,第二批则搭乘南向通道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这是园区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一个缩影。”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通道为基础,尊重产业规律,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以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构建国际贸易、特色金融、新型消费、智慧产业及数字经济等为支撑的产业升级示范高地。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持续做强国际货物贸易、发展转口过境贸易、发展专业物流、发展分拨物流、聚合构建贸易平台、智能搭建“物联网”、推动设立大宗商品现货中心、期货交易所,建设多品类的专业市场。同时,依托赛力斯、重庆医药集团等,推进跨境合作,开拓沿线市场,协同青凤高科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暨医疗器械为重点的研发创新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打造创新“示范地”,加快推动开放资源、口岸优势加快变现。
加快城市升级 全力塑造开放城市形象
铁路联通世界、口岸崛起新城。如今,如果身处物流园区观景平台,目光所及,一幅勃勃生机的城市画卷正徐徐舒展。
今年以来,沙坪坝区在园区逐步构建出“一轴两廊两心四片”的空间结构。目前,园区建成区突破25平方公里大关,完成教育居住片区全面提档,约280万方人居空间逐步向社会投放,并与园区2000套人才公寓实现连片发展,国际社区居住氛围逐渐浓厚。同时,快速路一纵线(科学大道)、快速路二横线(土主隧道、礼嘉大桥)、青凤连接道(凤潮大道)及周边的坪山大道相继开通,垄安大道升级客车专用道路,沿山大道货客分流持续推进,骨干交通网已然成型,转入优化微循环的新阶段。
“由‘园’到‘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体系。”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规划、生态、基础、景观、配套“五个先行”,坚持生态导向、底线思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物流城,构筑“港产城景”融合的国际门户枢纽。
打造国际化口岸新城。立足于服务开放口岸和综保区,打造特色外事区,规划建设以国际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生活区,吸引外事机构、国际贸易物流机构、外事服务机构等落户,积极营造开放的城市环境。打造现代化口岸新城。推进科学城高铁站站城一体化建设,实现成渝中线高铁与轨道无缝衔接,打造TOD发展典型示范。前瞻性布局道路和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打造城市“地标”,规划建设国际会展、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城市综合体、商业街等与产业配套的城市重大功能设施。
打造信息化口岸新城。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率先推行5G网络数字生活,实现无人超市、智能社区、虚拟图书馆、数字卫生、数字交通等全新功能,建设“智慧之城”。打造生态化口岸新城。按照产业区、办公区、商务区、生活区有机连接、适当分隔的理念,穿插布局都市生态走廊、景观绿带和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水体,加快梁滩河治理,高标准打造五云公园城市绿心,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着力营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
“我们将持续推进‘治大城如烹小鲜’式的精细化治理和信息化治理,全面优化人居配套水平,并以产业多元扩张为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早日让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物流城‘升级版’梦想照进现实。”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