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如何让孩子们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至关重要。日前,市教育局负责人接受专访,带领记者感受了我市的“美好教育”。
当大家来到新一小时,正值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操场上,同学们正欢快地玩着空竹、打着腰鼓、表演着木兰扇等,活动丰富多彩。市教育局负责人说,这些都是“双减”之后开设的拓展性课程。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市教育局一直在如何做好课后服务上发力。针对学生不同需求,每一个学校都开设了丰富的课程,有体育运动类的、有艺术类的、有科技类的,全市48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累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637门,参与学生29000余人,参与教师2500多人,参与比例高达90%以上。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学校、社会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家长接送学生的难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更好地保障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当然,课后服务的开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跟进,今年的教育类民生实事项目已基本完成,部分学校已经投入使用。作为新型教学空间试点学校,寿昌一小已经建立面塑创意工坊、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5个新型教学空间,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包括寿昌一小在内,全市累计建设新型教学空间47个,为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元且有意义的拓展性课程,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今年的教育类民生实事项目,除建设新型教学空间外,还改造灯光智能化控制教室1000个,保障孩子们的视力健康;改造智能阳光厨房33家,守护孩子们的饮食健康;实施阳光晴天行动,为中小学配备除颤仪、放松椅等设备57套,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护航。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关于如何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工作,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用心引才。近两年招聘新教师200名,委托杭师大培养小学全科教师2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10名。另一方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四名工程”,认定第二届建德市名教师83位,名班主任40位,名校长10位;实施“新安名师”工程,继续培养“新安名师”86名;建立建德市名师工作室47个,涵盖18大学科,辐射农村2600余名教师。此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和新名校集团化,建设义务段教育共同体29对55所学校;建成名校集团13个,其中跨区域新名校集团7个,我市四所高中和杭州主城区的学军中学等名校集团合作办学,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对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下一步的思路又是怎样的?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合在一起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一体谋划,充分说明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我们结合建德教育实际,对下一步工作目标定位为“五有两创”,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治理规范而有活力,学校发展多样而有特色,教师发展专业而有素质,学生发展全面而有个性;努力创建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打响“铸魂育人、学在建德”品牌,打造杭州“美好教育”乡村样板,为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贡献更大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