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近年来,黄岩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围绕“山水橘乡路,四好创品质”的主题,坚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全力提升公路服务保障水平,以条条提质升级、互联互通的“四好农村路”为传神笔墨,勾画出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未来蓝图,助力黄岩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441平方千米的长潭水库滋养了一方水土,环长潭水库生态公路圈则成为串联起黄岩西部经济的一根重要纽带。环库公路全长约83公里,主要由82省道延伸线、长决线、百王线、黄前线、民北线等公路组成,沿线生态基底良好,依托长潭水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充分融合人文底蕴、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和山水田园,围绕“环湖寻根、古村探幽、道宗溯源、橘果飘香”等多主题多点呈现,不仅串起沿途好风景,也正逐渐成为沿线百姓的增收路、致富路、幸福路。
推进公路建设,盘活乡村资源
驱车行驶在长决线上,湖光林影尽揽眼底。从水天共色、云山一体之中穿越而来,似被淹没在湖底的乌岩古镇为长潭水库平添一抹神秘色彩。斑驳石板路上细数岁月宁静,古老石砖墙下聆听微风抚叶,在悠长的黄仙古驿道中线上,乌岩头村如同一位坐定的老僧,静谧万分。往村边的斜山上望,就是曾经的交通主干道,那里的古道商贸历经岁月变迁早已繁华不再,但82省道库区段新路的建成通车,让“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古老村落焕发新颜。如此富有地域特点和乡土原生特色的诗意乡村景观是乡土环境中最具感染力和代表性的风景,“四好农村路”的便利通达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与城区相连的“主动脉”公路的改造提升不仅使得乌岩头村“枯木逢春”,也让宁溪古镇成为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旅游旺地,番薯庆糕、麦鼓头、宁溪豆腐等特色美食也得以名声远扬。如今,一条公路串联起了宁溪古镇和乌岩头村的美丽图景,它将宁溪别具灵性之山水、古朴淳厚之民风一并带到了众人眼前。随着它,我们能够触摸到一个千年古镇的文化根脉。
秉持四好“四”+,助力乡村振兴
百王线是连接茅畲和平田的主要通道,区交通运输局党委、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党支部同茅畲乡、平田乡联创共建,重点打造出星火之路党建示范带,一路通向革命老区桐树坑,凸显感受淳美自然、追寻红色记忆的美丽公路特色,具有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成为黄岩“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我区依托山林生态和旅游资源,契合“湖山园城”的地域风貌特征,深度探索“四好农村路”+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模式,将公路建设与附近村镇景点联动,充分展现“山水风景、田园风光、城镇风情”,铺就乡村振兴先行道,助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另外,继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落实“路长制”,“党建路”创建走在全市前列,首创村村通“微公交”,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率100%,村村通客车率100%,乡镇规范化管理站达标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农村物流服务点乡镇街道覆盖率100%,乡乡建有党建路完成率100%”。路容、路貌、路况水平显著提升,通达、通畅、通行能力便民惠民,美丽公路保持“长美长新”态势,“四好农村路”彰显“山水橘乡”风情。
融合山水风貌,绘就一路一景
从曾经的长潭水源,到环库的美丽乡村,黄岩人民追求发展的道路从未停歇。黄前线库区段道路穿越黄岩西部山区,连通北洋、平田、上垟三个乡镇,汇聚起推进黄岩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行驶在黄前线上,向左看水库静谧远山深沉,向右看山景色彩斑斓、柏油路面干净平整,秀丽的山水风光映接着壮观的桥隧公路,形成路景交融的唯美画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黄前线沿线依托黄岩西部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多个绿色生态基地在此建立,蓝美庄园、香溪花谷、绿沃川智慧农场等共同组成一条随公路蜿蜒的现代农业观光带,聚力农旅深度融合,打造城市最美“后花园”。
近年来,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通过不断完善休憩驿站、完善路网、提升节点和服务设施等措施,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从而推动旅游、民宿、农业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寄托乡愁、赓续文脉,而“四好农村路”则成为整合资源的平台纽带。公路一头连着繁华的城市,一头串起潜力无限的乡村,它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的兴起,牵动着一代又一代山区人的希望和梦想。
一条条宽阔笔直、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联通着家家户户,关系着柴米油盐,推动着梦想实现,是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如今,一幅凸显乡土特色、融合山水风貌、展现生态之美的画卷,正在中华橘源的公路上铺陈开来,它冲破重峦叠嶂,追随万里流云,将黄岩经济发展和西部山区腾飞的梦想伸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