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成都市区向东望去,龙泉山脉如同一条巨龙,盘亘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交界处。多年来,保护好与成都人相伴千年的“城市绿心”,一直是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
随着四川省川中丘陵区(龙泉山成都段)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进行,龙泉山充“植”增“绿”的答案已经逐渐显现。
截至10月19日,完成营造林4.5万亩、完成蓄水设施整治新增库容4.18万立方米、带动就业43.7万工日,已有19万人次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捐赠资金1159万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从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获悉,龙泉山正在探索一条“科学绿化”的新路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力依法推进,分秒必争抓好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建设,为这一颗“城市绿心”再添风采。
绿意从何来?
一张底图做管理
因地制宜种好树
在“一山连两翼”的城市版图中,龙泉山是一条核心纽带,做好这条纽带的合理规划至关重要。在成都市民的眼中,这些年的龙泉山植被繁茂,绿意渐浓。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合理安排,科学绿化。
要种树,就要先解决树种在哪里的问题,科学合理安排造林绿化用地是科学绿化的第一要务。为此,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整合国土三调、三区三线划定、林地资源一张图、总体规划、龙泉山生态保护功能分区等,形成了生态建设管理的“一张底图”。
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一张集合了龙泉山各种现实情况的底图将是今后造林任务安排、用地落实的主要依据。底图统筹了国土绿化与耕地保护,严格遵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明确了适宜的造林空间。今年,将有7万亩国土绿化项目在底图的指导下进行。
耐旱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景观树种、防火树种……走进今天的龙泉山,不同的区域中,种植的树种各不相同。万紫千红,层林尽染,龙泉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藏着“适地适树”的高超智慧。那么,决定龙泉山“种什么树”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量水而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龙泉山科学绿化坚持因地制宜,量水而行,积极采用乡土树种,科学恢复森林植被。综合运用多要素地质调查、增绿增景规划、生物多样性调查等成果,因地施策。因此,在林地边缘、道路两侧都能看到不同的树种。
资金从何来?
财政资金引领撬动
统筹整合多元渠道
去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在全国支持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面布局绿化祖国大地的“大棋”。龙泉山所在的这一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龙泉山增“绿”充“植”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翻开地图,面积广大的龙泉山脉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是不折不扣的一片“城市森林”。在龙泉山开展高质量国土绿化,不仅需要在种植上下功夫,也需要筹集数量巨大的资金。
记者了解到,龙泉山目前正在探索一套将上级奖补资金作为PPP项目资本金的统筹整合建设机制。即国土绿化项目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补助1.575亿元,市政府出资1.2768亿元,两者共同作为龙泉山国家储备林PPP项目资本金,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应。
除了向上争取各级资金以外,龙泉山还借助成都市民的力量,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植树增绿的进程中。龙泉山麓,不少市民奔波在山野之间,亲自种下一棵棵树苗,履行着义务植树职责。截至10月19日,已有19万人次参与全民义务植树,筹集绿化资金1159万元。目前,龙泉山高质量国土绿化形成了“中央、省、市财政资金 市民捐赠资金”的筹集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泉山高质量国土绿化项目的持续推进折射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实践和决心。据了解,未来,龙泉山还将继续积极推进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用地供给改革、持续开发林草碳汇,更加彰显国土绿化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