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了解基层一线疫情联防联控情况,强调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两年多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朝阳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区上下沉着应对,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基层治理不仅是疫情防控等应急管理的基础,也是超大城市常态运行的关键基石。近年来,朝阳区聚焦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一轴四网”区域化党建格局下,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发展路径,强化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推进基层党建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助力朝阳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动员各方力量,构筑严密的联防联控体系,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党委书记侯兵说。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安华里社区党委探索出疫情防控“六个一、六到位”工作法,实现了入户精细排查、重点群体管控“全覆盖”,切实发挥好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的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党员带头,社会单位、居民志愿者主动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来,大家拧成一股绳,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也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大力构建党建引领“两全治理”基层治理新格局,完善区级党建协调委员会“一会五委”改革设置,健全辖区各单位、各行业和各领域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通过完善“四个双向”“三个清单”“五大专委”,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运行逐步实体化、体系化,成为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
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道路越走越宽。我区扎实推进社区治理20条,推动居民自治单元全面对接网格化党建单元,实现社区党建体系、自治体系、网格体系“三网融合”。探索建立楼门院党建协调小组,进一步优化1200余个网格党组织设置,网格党建把党建引领落实到了最小组织单元,落实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24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325个社区党群服务站,创新培育特色党支部品牌。实施治理共同体领航行动,引导辖区党组织、两新组织、社会单位、广大党员、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基层治理第一线,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路径发挥社会治理改革效能
每当夜幕降临,走近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远远地就被两岸通明的霓光灯所吸引。闲庭信步于岸边步道,迈上跨河桥,便可将众多美景尽收眼底。如今的亮马河,璀璨绚烂,不仅点亮了沿岸商圈夜经济,也成为首都一张亮闪闪的“金名片”。
打造这样一条河流景观廊,仅凭政府部门一家势必困难重重。“我们在建设之初便认识到,河道环境与沿线社会单位密切相关,因此这次景观再造和提升中,我们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亮马河特殊的区位特点和沿线业态分布,朝阳区政府创新“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六共模式,积极调动河道周边的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参与机制。“六共”理念得到了沿线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各方积极配合实施沿线空间腾退,将企业面向亮马河一侧的空间视线打开,让商业环境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区域综合体。
在基层治理中,我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升社会治理改革效能。除了河道治理“亮马河模式”,还形成了老旧小区改革的“劲松模式”、商圈改造的“望京小街模式”、八里庄“大小物业”提升小区品质、危旧楼房就地拆除改建的“首开经验”……在不断探索中,朝阳区基层社会治理硕果累累。
近年来,朝阳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条主线,出台《关于深化朝阳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形成党建区域化、动员社会化、自治单元化、服务精准化、管理精细化“五化协同”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协商,党政群共商共治成为朝阳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2016年以来,我区在483个社区建立了居民议事厅,搭建了1922个居民议事平台,推动实事办理7000余件。
服务为民建长效机制解决急难愁盼
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目标。着眼于群众的新期待和“七有”要求、“五性”需求,朝阳区持续推动改善民生,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住了10多年的房子终于属于自己了!”南磨房乡金蝉南里1号楼的居民李先生拿着刚发下来的房产证“大红本”欣慰地说。
金蝉南里1号楼,是200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农民回迁安置房,因地下自行车库改建、代征道路用地尚未完成移交等原因,该楼的居民迟迟未能取得房产证。“房产证牵涉居民落户、子女入学、房屋交易等诸多方面,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市规自委朝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摸底排查后,由南磨房乡政府牵头,与区交通委、区住建委及开发企业分别组成工作小组,制定整改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多个部门的全力协调下,金蝉南里1号楼的居民们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本。
“小项目”的妥善化解,撬动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大变化”。去年以来,我区已解决4.34万套房屋“办证难”,解决了百姓的烦心事。
同样,当环卫工人工作间隙想喝杯热水、歇歇脚怎么办?当外卖小哥手机没电,想找地方应急充电怎么办?目前,我区已累计建设5269个职工暖心驿站和600个“朝阳骑士暖心服务站点”。“暖心驿站建设是区总工会‘我为职工办实事’推出的重要举措,在为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便捷性、精准性、常态性暖心服务的同时,更让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一办到底”……朝阳区进一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化、长效化,让更多实践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聚焦百姓“微需求”,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数百条街巷环境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开墙打洞”,7221处影响街面秩序和楼体安全的顽疾被根治;1100余家企业入驻“朝阳预存宝”预付费资金存管平台,预付费退费难诉求量下降20%以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200部,数量居全市第一;43个街乡建设养老照料中心,建成机构养老服务设施81家,养老服务驿站172家,基本全面覆盖街乡地区,实现城乡居民“家门口养老”……
未来,朝阳将持续增强社会共治合力,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奋力谱写和谐宜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