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家的老梨树一共采摘3000余斤雪梨,每斤市场价20元,共增收6万余元。”日前,元和街道包山自然村村民赵土根盘算着今年的雪梨收成,止不住笑意盈盈。他告诉记者,自己怎么也没想到原本已经荒废的梨树还能重新“活”过来。
赵土根口中所说的梨树复活,正是得益于我县开展的“拯救百年老梨行动”。包山村坐落在古驿道上,距离县城20多公里、海拔700多米,自古就有村民挑担经水路下温州卖雪梨的传统。最多的时候,村里有数千株雪梨树,年产雪梨近30万斤。但因为地处偏远,村民纷纷外出务工,老梨树逐渐缺乏管理,饱受病虫害侵扰,以每年三四十株的速度减少。
“包山村是云和雪梨的发源地,我们不能让如此珍贵的老梨树消失。”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站副站长周新伟告诉记者,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县启动为期三年的老雪梨原生环境保护工程,对包山自然村、沈庄自然村等地老梨园开展原生环境保护。
古树鉴定、编号登记造册、悬挂保护铭牌,清理环境、挖沟、砍老根、修枝叶、施有机肥,以往疏于管理的老树得到了精细照料。有着30多年雪梨种植经验的专家吴爱莲,还干脆在包山村租下农房,吃住在村里,对老梨树进行长期的研究保护。
为了确保老梨树的全生命周期得到跟踪管理,工作人员还在每棵老梨树上挂上了二维码“身份证”,手机扫描二维码,每棵树的编号、树龄、经纬度、管护人等信息一目了然。
经过三年的悉心管护,如今,包山雪梨已经重新挂果,200多棵古梨树重燃生机。据介绍,今年,包山村古梨树共产梨1万余斤,销售额达20余万元。
“老梨树是包山的根,开花结果不断繁衍,包山才会有未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叶伟说,如今,包山村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回乡种梨,村里又开始出现年轻人的身影。他相信,在我县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的东风下,包山村将在硕果累累中再迎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