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马鞍山 > 文字新闻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发布时间:2022-10-13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开发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入秋之后,在层林映衬下,凹山湖更加碧绿,凹山地质文化公园也美如画卷。国庆假期,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湖边打卡拍照,欣赏这里的秋日美景。

  对于马鞍山市民来说,凹山所在的向山矿区承载着他们的城市记忆。因矿山集聚、铁矿丰富,这里曾是“华东第一大采场”,被誉为“马钢粮仓”。

  可是,这个曾经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粮仓”,在历经百年开采后,却成为当地的“生态之殇”。因过度开发,向山地区变得“伤痕累累”,凹山矿坑便是最大一块“伤疤”。

  2017年凹山采场关闭改建为尾矿坑,随后当地按照“高于标准,优于周边,融入景区”的总体要求,3年累计投资2亿元,进行生态矿区建设。

  去年,马鞍山打响新时代“向山大会战”,将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作为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的“一号工程”,全力打造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截至今年8月底,向山地区EOD项目已开工建设32个子项,开工率72.7%,剩余子项将在年内全部开工,预计3年内全部完工。

  从过去的矿山“伤疤”,到如今的高颜值打卡地,凹山采场的“涅槃蝶变”,是马鞍山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市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生态环境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推进标准地、“七未项目管理”、亩均论英雄等改革举措,全力争做“三高地、两先锋”,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

  长江岸线的变化,同样说明马鞍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近年来,马鞍山市以薛家洼区域为突破口,推进长江岸线综合治理,总计拆除非法码头158家;清退长江岸线约10公里、滩地1000多亩;整治散乱污企业756家。

  原先脏乱差的生产岸线变成了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和景观岸线。薛家洼生态园、滨江生态湿地、滨江文化公园、采石矶风景区……如今,行走在长江马鞍山段东岸,一批湿地、公园与滨江生态绿廊“串珠成链”,成为热门打卡景点。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治本之策在于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十年来,马鞍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地条钢”、关停“小铸造”,淘汰落后产能;连续开展“产业升级突破年”“项目攻坚年”等活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全力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蜂巢动力电池、天能新能源、中联重科、格力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奥克斯空调等项目建成投产。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马鞍山主动作为,在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底正式建立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以亩均效益评价推动生态转型、产业升级。

  该评价体系以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为目标,以“亩均税收”为重点,以智能、绿色、品牌、研发等反映企业综合素质的指标为加分项,对企业实施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配置资源要素,通过“正向激励+反向推动”,推动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高质量企业集聚。

  2021年,“马鞍山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获通报表扬。

  一组数据更能见证马鞍山绿色发展的十年蝶变。十年来,马鞍山市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210.54亿元增至2021年的2439.3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11年的11.8%提高到2021年的35.9%;PM10年均值浓度从2011年的9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60.9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33.9%,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

上一条:首批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名单公布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