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浦东新区 > 文字新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亮出非凡十年“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开发区: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

  10月11日下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围绕“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与展望”主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

  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信亚东介绍,十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金融总量大幅跃升,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开放持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日益健全,国家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为全面提升能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金融市场格局日益完善

  这十年,上海金融市场格局日益完善,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下,新设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跨境清算公司、中国信托登记公司、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城银清算公司等多家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能力不断增强,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占全国比重约50%。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从2012年的528万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2511万亿元。“上海价格”范围不断扩容,涵盖了股指、外汇、利率、重要大宗商品等,“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价格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这十年,上海金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作用显著,创设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取得新突破,“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平稳运行。直接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从2012年的3.9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万亿元。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效应日益增强,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截至今年9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473家,累计募资总额7181.8亿元,总市值5.5万亿元。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上海已成为国内外主要的金融科技企业集聚地之一。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在沪设立。

  这十年,上海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到47万人。

  上海金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这十年,上海金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中心城市影响力明显提升。金融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法院,建立金融侦查、检察、审判专业化机制。金融品牌知名度日益扩大,陆家嘴金融城、沿黄浦江金融集聚带建设成效明显,承载力不断提升。“上海金融创新奖”已开展十一届评选,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性强、示范性好的优秀成果。“陆家嘴论坛”已成为国内外金融高端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

  这十年,上海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坚强有力,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深化。

  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增长近4倍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孙辉介绍,2012-2021年十年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从2.1万亿元增加到4.3万亿元,年均增长8.2%,同期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1%增长到18%,今年上半年为21.3%。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增长近4倍。今年8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0.1万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19.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底的2.5倍和3倍。

  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规模达49万亿元,十年来增长近2倍,从全球第七位跃居第三位;债券市场累计融资近34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今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107万亿元,是2012年同期的3.2倍。十年来,上海资本市场新上市期货和期权品种26个,是之前品种数量的两倍多,基本覆盖农产品、化工、金属、能源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构建起了金融期货权益类、利率类两大产品线,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十年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上一条:上海浦东法院发布金融资产管理类案件审判情况白皮书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21-58880127
  • 传  真:+86-021-5888012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