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金银滩。在朝气蓬勃的三门,一口口养殖塘纵横交错,一眼望去,成片的养殖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处处散发着生机和活力。
作为“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我县有着“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的美誉,“三门青蟹”“三门小海鲜”的品牌闻名遐迩,青蟹、血蚶、对虾、蛏子等水产品从养殖塘“爬”上中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餐桌,蟹乡养殖户们捧上“金饭碗”,走上“共富路”。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10年前,三门全县渔业总产值19亿元,至2021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到31.8万吨,渔业总产值63.2亿元。
从传统的靠海吃海到养殖产业集群发展,蟹乡不断唱响蓝色“牧歌”……
以蟹为媒 打响品牌
“你们看我手里的这只青蟹,色泽光亮,壳较薄,大螯较大,看起来非常饱满,这就是三门青蟹最典型的特征……”为喜迎第五届农民丰收节,日前,央广网在花桥镇下岙村现场直播,主持人向网友们推介着三门青蟹。
中央级媒体为三门青蟹站台吆喝,这是我县水产养殖业高效发展,不断打响品牌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三门水产养殖初期,以滩涂贝类增养殖为主;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对虾池塘养殖;90年代初,又发展滩涂蓄水养蚶;1997年后,开始发展以青蟹为主打的海水养殖,持之以恒培育发展水产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养殖之路。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1万亩,总产量31.8万吨,产值63.2亿元,我县被评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三门小海鲜产业培育做法入选浙江省首批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清单。
随着现代养殖产业的发展,当下,我县正努力把三门青蟹品牌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三门青蟹品牌2.0版本,带动全县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集群 提档升级
近日,在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2年度第一批无公害水产品名单上,三门有6家单位的水产品荣登榜单,3家单位的水产品中均有青蟹。
据介绍,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是对优质水产养殖产品的一种认可,需要养殖单位的养殖环境达到无公害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县优质的养殖水产品得到了认可,能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消费者食用更安心,这一直是三门常修常炼的终生课题。青蟹作为三门致富的“领头蟹”,一路乘风破浪,拼荆斩棘……2011年,青蟹产销量1.23万吨,至2021年底全县青蟹养殖面积8万亩,产量达1.38万吨,产值15亿元,占全国九分之一,全省三分之一,产业规模全省第一。
今年7月,上海当地知名媒体新民晚报社牵手我县,推出“山海台州,鲜美九州——三门专场”活动,为三门小海鲜代言。据不完全统计,当晚三门青蟹共销售近2500斤,蛏子销售超过600斤,带鱼销售近1000斤。三门海鲜干货礼包、微波烤虾等也有不错的销售量。这些不菲的战绩,无不在助力着“三门小海鲜,敢为天下先”。
从单一的青蟹到如今延伸的小海鲜产业链,数十年间,县委、县政府培育引导三门青蟹实现了“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品牌”的提档升级。
兴业民富 擦亮名片
去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第431号公告,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我县申报的青蟹、血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这个塘大概有20亩, 血蚶产量大概有2万多斤。我今年塘养了50亩,收成血蚶单方面收入80万元左右,今年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海润街道涛头村养殖户王先生告诉记者,今年血蚶量价齐涨,村民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据了解,涛头村共有养殖塘4000余亩,几乎家家都有一方养殖塘,混养着青蟹、血蚶、蛏子等小海鲜。而这些个头小小、不起眼的血蚶养殖历史最为久远,是每户人家的经济命脉。该村养殖户有300多户,经济收入70%来自血蚶。
与涛头村一样,全县血蚶养殖数量可观。2011年,全县血蚶的产销量30066吨;2021年,全县血蚶的产销量673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