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马山园内的护珠塔千年来由于地基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因其斜度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素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千年斜塔为何斜而不倒?如何保护好这座斜塔,更好地传递它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松江学生研学课在护珠塔下展开。
没有教材,没有课桌椅,课堂就设在大自然里,空气中还氤氲着桂花的香气,这让天马山学校参加研学的学生们兴奋不已。当天的授课教师来自松江一中,大家拿到研学任务单后,迅速分好了小组,围绕护珠塔所处地理环境、塔身外观、塔身结构和建筑材料等要点展开实地勘察。
在探讨如何测量塔身高度时,松江一中数学教师周钢一开始并没有过多干预,而是给学生们留足了自由探讨的时间和空间。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学生们在周钢的指导下,尝试使用卷尺、角度测量仪等工具,通过数砖块估算、立体几何思维等方法破解了塔身高度测量的难题。“如果直接教给学生方法,就缺少了探索思考的过程,无法达到项目化学习的目的。”周钢说,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当堂探究结束后,老师们还为学生们准备了护珠塔始建年代考、斜塔倾斜原因推测、斜塔保护现状调查等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天马山学校八(2)班学生盛子涵说:“玩中学、学中玩,比起在教室里学习多了很多乐趣,也多了自主思考的动力。”
“带领学生基于真实的问题,展开真实的探索研究,最终得出真实的研究结果,这个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松江一中物理教师单慧璐介绍,作为一门跨学科研学课程,千年斜塔的探究涉及领域广泛,可探究性强。事实上,早在一年前,松江一中就牵手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马山园,围绕“千年斜塔因何斜而不倒”这一课题展开了前期探索实践。最近,天马山园被纳入松江首批研学旅行基地。今后,该研学项目将有望在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