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
2022年是钱学森诞辰111周年。日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党史百年:馆长学者三人谈”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围绕“重读钱学森”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访谈式教学。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部部长张现民博士、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航天技术专家康志宇博士和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蔡爱平,带领学员们走近钱学森,共同感受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淡泊名利的人生品格,感悟他深邃厚重的爱国情怀和浩瀚无私的奉献精神。
“钱学森在美国的二十年是他一生中重要阶段,也可看作是钱学森第一个辉煌岁月。”张现民介绍, 1936年,钱学森利用一年的时间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到美国西海岸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开始航空理论研究。二战后,钱学森接受了加州理工学院的邀请,于1949年7月份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可以说,钱学森在1949年、1950年时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回国应放在五十年代中美侨民回国谈判的背景下思考。”张现民说,获悉新中国成立,钱学森便一心想着回去建设祖国,但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热潮、回国路险阻重重。直到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授意下,以释放若干美国飞行员为条件换来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乘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征程。在长达5年的监视、监禁、反复谈判期间,钱学森没有消沉,而是开启了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新领域的研究。
漫漫回国路惊心动魄,是钱学森人生的重大转折,对中国航天事业,则是翻开了新篇章。“有什么不能?外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一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随着讲述的进行,一段钱学森带着浓浓乡音的生前访谈回响在活动现场,时至今日亦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在钱学森的带领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大踏步前进,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国防部五院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钱学森成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领军人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了一代代航天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不断攀登。
“钱老的精神始终是标杆是方向,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后人,值得航天人铭记和珍藏。”现场,作为新中国第四代航天人中的一员,康志宇介绍了在钱老等老一代航天人精神滋养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这条道路上的不断攀登。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钱学森起草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份详细的书面规划《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提出任务:“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探索道路可谓充满荆棘。1964年6月29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地地弹道导弹DF-2号试验成功,航天运载工具取得重要突破,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邓小平后来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一阶段的胜利为后来中国核大国地位以及航天大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钱学森在战略布局引领、系统工程实践方面为中国航天创建和早期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近20年里,中国航天界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康志宇感叹。2000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载人航天完成两步战略目标,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航天事业迈入新征程。
“重读钱学森的访谈中看到了老一代航天人精神风范。”市委党校副校长梅丽红在交流中表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分别有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鲜明时代特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今天学习,把精神化为工作动力,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