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高新区(滨江)地区生产总值从488.0亿元增加到202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5万元上升到超39万元;财政总收入115.2亿元上升到407.0亿元。
这是一份令人心潮澎湃的“成绩单”,也是一份催人奋进的“任务书”。
9月20日,中共杭州高新区工作委员会、中共杭州市滨江区委员会举行“杭州这十年·高新区(滨江)”主题新闻发布会,回顾十年精彩蝶变,并对未来谋篇布局。
坚持产业报国和创新驱动
解读高质量发展的“高新密码”
十年来,高新区(滨江)以产业报国为初心使命。“创新滨江”实力强劲,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2.8%的地区生产总值;创新指数、两化融合发展、亩均效益、创造力等综合指数继续领跑全省。“数字滨江”领航前行,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国际滨江”外塑颜值、内修气质,获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了奥体“大小莲花”、沿江“最美跑道”等一批城市新地标。
十年来,高新区(滨江)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走好“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每年引进各类人才3万名左右,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0.16万人。全力构建具有高新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落地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基础设施,成立白马湖实验室;加快建设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滨江研究院等6个高能级产学研平台;创新的“成绩单”硕果累累,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鼎”;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148件,占全市的25.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9件,全省第一,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44家,有效国高企数量从2012年的493家发展到2021年的1928家。
十年来,高新区(滨江)以民生福祉为不懈追求。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先后出台实施《教育振兴》《教育强区》两个行动计划;各类学校数量从46所增加到103所;引进优秀教师3011名。聚焦民生优先,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全省率先建设产业园嵌入式幼儿园,落地全国首例“多代同楼”养老服务项目,成功打造全国唯一全域示范的智慧健康养老基地。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中国网络作家村等文化地标相继亮相;之江文化产业带白马湖发展及建设“加速跑”;西兴古镇入选省第二批千年古镇,长河老街保护运营一期顺利实施。
锚定“天堂硅谷·硅谷天堂”
走好五条变革之路
在迈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新征程上,高新区(滨江)将高水平打造“天堂硅谷·硅谷天堂”。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介绍,建设“天堂硅谷”,就是要在坚持创新驱动核心引擎的前提下,巩固和提升发展质效,树牢“高质量发展”这“一面旗帜”;打造“硅谷天堂”,就是要深化拓展创新创业生态,以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引领辐射带动跨区域产业共富,成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一个引擎”。
对此,高新区(滨江)将奋力走好五条变革之路,即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竞争位势变革、资源要素耦合带动技术路径变革、数字赋能带动重大机制变革、亚运城市建设带动未来城市变革,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带动共同富裕变革。
具体来看,高新区(滨江)将坚持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核心优势产业,迭代升级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视谷”“中国信息安全谷”和“零磁科学谷”。
打造高新人才雁阵,精准实施“1+5+20”人才新政;推动大科学装置和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引导“链主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创新链、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
另外,以亚运城市建设为契机,擦亮“亚运主界面”,串联“沿江景观带”,打造城景交融的未来城市空间;点缀“口袋公园”,结合城市街区“微更新”,建设更多的体育运动休闲公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建成更加国际、更具魅力、更有品质的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