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都”——对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来说,这是一个已经拥有了十余年的称号,同时更是一个需要久久为功的目标。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黄浦江畔开幕,主题:“设计无界,相融共生”。八个字里,能读出设计之于一座城市的特殊内涵。
设计早已不是一门单纯的技艺、一个工种,甚至一个产业门类。城市处处都有设计,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吃穿住用到精神世界,也与设计密切相关。
自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授予“设计之都”称号以来,上海在创意设计相关产业领域的总产值,已从2012年的4724.6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6211.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但在这些之外,一个真正的“设计之都”,更需要找到深层的“设计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定义能力”,通过高能级的设计,来定义潮流、定义时尚、定义趋势乃至定义规则。
城市的“软实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定义能力”。有能力“定义”,才有能力影响甚至引领。这就需要透过形态看功能、透过功能看内核。
譬如前些日子热度颇高的“咖啡文化节”,和近年来备受追捧的“咖啡文化”,如果只是看到街头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咖啡馆,或是人手一杯咖啡的街景,恐怕还不够。只有读出背后的深层元素,比如对开放的坚持、对创意的鼓励、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多元文化的交融等,或许才算真正读懂“咖啡文化”的内核,也才能真正借之来定义出某种生活方式、文化潮流,进而与“软实力”挂钩。
回到设计,但凡高超的设计,无论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还是城市空间设计,都不会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而往往要触及深层的“核”;是要改造、再造甚至创造某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底层逻辑的创新,而不仅仅是造一个物件、做一个摆设,更不是徒有其表的附庸风雅。
这些年,上海在设计方面多有佳作,仅城市更新,就既有一批称得上“弹眼落睛”的建筑单体作品,更有“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这样的浩大工程。不同的案例各有各的成功,但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每每都是工程背后对文脉的传承、对文化的开掘和对“人性化空间”的深度诠释。
滨江的步道、驿站,老厂房变身的文创空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口袋公园等,精巧设计背后的真正“匠心”,正是对“城市人文”既充满想象力、又充满温情的塑造挖掘。这些,都在不经意间定义一座理想城市——应该是充满暖意的城市,是诗意的城市,是让人惬意的城市,是“人民城市”。
“设计无界”,背后是一座城市所能提供、所应当提供的无限想象空间、多元包容舞台;“相融共生”,道出的则是深层赋能的期待。前不久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让人们热议“赋能”,如今的设计之都大会同样要强调“赋能”。高超的设计,自然要赋能百业、赋能治理、赋能生活、赋能时代。而要真正的“赋能”,终究要看是否具有强大的“定义能力”,掌握“定义权”。
“定义权”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潜心钻研,持续发力,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些根本遵循,展现特殊的胸怀、站位和眼光。对上海来说,最根本的遵循,还是开放、创新、包容——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需要在每一次设计中得以诠释,得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