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湖州的空气更清新、交通更顺畅、环境更优美而共同努力!”
湖州大剧院前广场上,一年一度的湖州市“生态文明日”活动日前如期举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号召全市人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成为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17年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立足生态优势,从完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顶层设计入手,在基层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不断探索,以法治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湖州走出一条法治健全、生态秀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地方立法先河
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可靠的保障。
2015年7月,湖州获得立法权。首部地方法规要聚焦哪里,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重点。而最终,这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落在了生态文明建设上。
于是,一场围绕《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的立法工作在菰城大地启动,并最终在历经30余次修改、两次常委会审议表决通过、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后,于2016年6月7日正式对外公布,7月1日正式施行,填补了我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立法的空白。而就在这部地方性法规中,首次以法规形式将每年8月15日确定为全市生态文明日。
在湖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的统领下,《湖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等一部部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法规相继出台,湖州生态立法1+N模式逐步形成,筑起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墙”,让天蓝、地绿、水清的湖州梦,在法治保障下,一步步照进现实。
聚生态立市之力
如何才能更好地将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转变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履行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关键。
大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方向,小到制止毁林(竹)开垦和乱占林地的具体事项,从加强公益诉讼到关注日常行为……近年来,湖州市历届人大常委会先后依法作出《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决定》等10余个决定,不断汇聚起全市上下共同探索、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在一系列制度的支持保障下,湖州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背景板”,培育了农业观光、农场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了德清“洋家乐”、长兴“上海村”、安吉“亲子游”等一大批特色品牌,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卖生活方式”的跃升。
2021年,湖州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540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经营收入137亿元、占浙江省26%,居全省第一。莫干山下“裸心谷”一张床位年税收高达12万余元,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山里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
打组合监督之拳
8月27日,“‘浙’十年·湖州”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委书记陈浩指出,回顾这十年,湖州之所以能够交出一张高分报表,“核心密码”就在于坚持不懈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把“金钥匙”。
这把“金钥匙”也同样凝聚着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的智慧与汗水。
去年4月6日,“新时代美丽乡村补短板”小程序在浙政钉手机端正式上线,也拉开了湖州“新时代美丽乡村补短板”人大代表寻访活动的序幕。
4000多名三级人大代表,足迹遍布全市717个行政村,按照“321”的模式(即上传3张照片、2个短视频、1条好建议)全覆盖寻访美丽乡村建设短板问题,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形成热点问题清单,为《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执法检查锁定重点方向。
与数字化改革的首次成功“触电”,为市人大监督工作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依托“代表寻访一件事”应用场景,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对身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随手拍”,督促大气污染情况整改提升;
迭代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人大代表“亮身份”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手机上便能找到人大代表,把代表与人民物理距离近的“天然优势”逐步转化为与群众心心相印的“实践优势”。
“我们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代表问政、调研视察、线上征集等监督方式,持续精准发力,区县、乡镇人大联动配合,共同推动绿色成为湖州最动人的色彩。”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筑生态典范之基
根植于人民,是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天然优势所在。在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的征程中,惟有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宏伟目标。
在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工作的杨晓红,2003年第一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如今已是历经四届的老代表了。16年来,她潜心研究环保工作,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为优秀建议件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据统计,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以来,湖州已累计邀请2460人次公民列席和旁听全市人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组织5947名公民参加各类立法听证会、立法座谈会。同时,精心指导各级人大代表小组调研视察生态建设工作190多次,邀请8万多人次代表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监督调研生态环境的活动,切实发挥代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动员身边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有力凝聚了全市群众的生态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民福祉和幸福感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依法护美绿水青山,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