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9月8日,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开幕。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创新上下功夫,一直以来都是北京经开区企业发展的重点。不久前,北京市2022年度第四批拟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发布,北京经开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再创新高。名单中,亦庄新城范围内有128家企业上榜,北京经开区入选企业数量占公示总数的10.34%,在各区中排名第三,创新驱动韧性凸显。
工信部在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中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突出”特征的中小企业,自去年开始,更是频频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个重要政策文件中,成为产业热词。企业为何纷纷奔向“专精特新”?北京经开区,北京市乃至国家为何高度重视“专精特新”的培育与发展?
“入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争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接下来的目标。届时,不仅企业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更充分的认可,从政策支持和市场拓展方面也将释放出更多红利。”谈及此次上榜感受,中科尚易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黄金丽表示,既验证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也意味着他们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她告诉记者,随着去年北交所11月“开门迎客”,此次拟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含金量”更高。“我们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走了十年,目前研发投入约达70%,今年是公司产业化布局与试运营的开端之年。随着产业化的推进,引入资本市场助力将纳入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在资质方面,不仅要推进产品上市,也希望向专精特新‘小巨人’方向发展,获得更多国家背书和认可。”
为什么要培育“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企业是实体经济强链补链关键所在。
“‘重组八因子’什么时候能出来?我们真的承受不起昂贵的进口药了!”对血友病患者而言,“重组八因子”是续命药,几年前,血友病患者还因为这款药供应不足、价格昂贵而发愁。去年,神州细胞终于研发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重组八因子”,成为我国获准上市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重组八因子”药物。
在中医领域,中科尚易也致力于创新研发,用AI和机器人技术实现中医手法的数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传承,自主研发出“有大脑、有眼睛、有手”的数字中医经络调理机器人,其中,SY-2型中医经络调理机器人获批中医行业首个治疗类“创新医疗器械”资质认证,今年有望拿下医疗器械注册证。
“创新”是每一家“专精特新”企业都带有的“基因”。不仅仅是神州细胞、中科尚易,此次上榜的区内企业天空卫士也在几天前刚刚发布了中国数据安全治理自动化体系。该体系针对国际上受行业内广泛认可的Gartner数据安全治理框架(DSG)无法覆盖非结构化数据的缺陷,DSAG提出数据分类分级自动化、数据安全处理自动化、数据行为分析智能化、数据脱敏全面化、API内容分析细粒化等功能,全方位覆盖数据安全治理周期的每一个环节。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对于推动创新发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2家。为助力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圆梦“专精特新”,加速成长壮大,经开区建立健全梯队企业培育机制,编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工作机制》,还建立创新梯队培育储备库,为“专精特新”企业逐一配备“服务管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企业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