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港自1996年开港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接轨上海、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地带和窗口,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临港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对外开放窗口
20年前,常熟港还只是一片荒滩。上世纪90年代初,这片区域只有电厂码头等开始运行,但是由于常熟港尚未开港,码头运行方面存在机构管理不顺等问题,影响了发展。当时码头所在水域管理属于南通,地域管理属于张家港,每次都要分两个单位报备。港监部门设备仅有一个雷达,江面出现问题反应慢。
而变化已经在酝酿之中,当时常熟周边城市发展迅速,昆山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纷纷设立。本市既没有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环绕,更没有建设高铁,缺少一扇对外开放的门户。经过反复研究,市委、市政府将目光瞄准了常熟东北角的沿江区域。1992年,本市正式确立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拉开了常熟港建设的帷幕。1995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常熟港成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996年11月16日,第一艘外轮“润发”号靠泊常熟华润石油码头,打开了常熟对外开放的窗口。兴华港口的建立更是助推常熟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入高速发展期。
常熟兴华港口有限公司由享有盛誉的新加坡国际财团与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集团合资开发建成。自1998年起,常熟兴华港口有限公司作为长江沿线发展最迅猛的港口之一,已经跻身国家一类口岸,能为客户提供全套的物流服务,为日益繁荣的长三角经济圈创造了又一个快速物流通道。目前,兴华港口已成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的重要战略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大宗物资集散地和分销中心,主要装卸钢材产品、林木业产品以及大型设备。除此之外,兴华港口还积极与国内外多家知名集装箱船公司展开深入合作,成为国际集装箱航运家族的一员,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两大特色共同发展
进入2001年,随着开发区进驻沿江,常熟港在发展上进入了新阶段。开发区依托常熟港的优势,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了包括芬欧汇川、诺华制药、住友等世界500强在内的企业落户,常熟港也因为这些企业的入驻实现了提档升级。
在开发区沿江临港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位于开发区内的常熟港在降低沿江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助力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常熟港在招商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些企业因生产需要厂址必须在港口附近,他们就会选择落户开发区。台湾烨辉科技就是通过水运把渤海湾地区和长江上游的钢卷运至工厂,进行加工、出口。日本住友橡胶的邓禄普轮胎,也是通过港口运至全球各地。
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开发区依托常熟港的优势,形成了电力能源、高档造纸、钢铁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常熟港也因为这些企业的入驻,不断升级。到2008年,港口采用共同码头和业主码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钢材纸浆为特色的公共港区模式,两条腿平行走路,实现了共同发展。常熟港已成为华东地区钢材进出口的集散地,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纸浆进口港。
做大做精港口经济
2008年以后,开发区依托临港优势,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大型装备制造这两大产业。常熟港也结合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精港口经济。
开发区在整车项目招商过程中,就整车厂需要大量高品质零部件从国外进口以及产品整车有部分出口的要求,对常熟港的情况包括已建有汽车滚装码头等优势作了重点推荐,为赢得项目加了分。整车厂的到来也带动全市集聚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129家、汽车服务型企业109家。
面对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发区也及时根据产业特色,助推常熟港加大汽车物流港的建设,让常熟港实现以传统货物为主体,向汽车集散地、汽车物流港转型升级,同时依托港口资源推进保税库建设。目前,专业从事汽车物流的正大泰达物流已经入驻开发区,建设专门从事汽车物流、展示、贸易的综合性基地。2019年,开发区将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一批以正大泰达、德铁信可为代表的汽车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一中心三基地”(汽车研发中心、整车生产基地、零部件配套基地、汽车物流基地)全链产业布局。
在配合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常熟港根据企业产业的运输需求,依托现有港口资源,不断进行发展。2018年11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办公室正式公布了同意9家纸浆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批复,常熟威特隆仓储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为从事纸浆期货交割业务的指定交割仓库。对此,常熟港积极推进交割库的建设,以此来引进特色产品的集聚,进一步推进临港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