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末伏,酷暑未退,土地喊渴,抗旱令急。7月以来,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使我市3个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多地达到严重伏旱标准,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旱情就是命令!面对这场罕见的极端高温灾害天气,全市上下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抗旱保粮,打好田间主动仗,全力保粮夺丰收。
高温警报拉响
全市8万亩农作物受灾
“因为灌浆期缺水,今年一亩水稻估计要减产三成左右。”目前,雁江区保和镇洞子湾村1组村民蒋世军已将自家的1亩多稻田收割完毕。蒋世军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水稻亩产700斤左右,相比于丰收年,产量下降了约三成。
7月以来,晴热高温天气持续“烘烤”资阳大地。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种业发展科科长徐世龙介绍,本次伏旱天气暂未造成人饮困难,但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台地夏播玉米、花生和无灌溉条件的果园受灾严重,对红苕、夏大豆、蔬菜等生长也造成一定影响。截至8月14日,全市农作物因干旱受灾面积8.01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35万亩,绝收面积0.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约2327万元。
旱情仍在持续。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预计8月15日-24日,我市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高温天气持续,大部地方最高气温可达39-41℃,局地可达41℃以上。
“密切关注旱情,加强预测预判,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近日,市委书记元方在雁江区调研抗旱工作时强调,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清醒认识当前抗旱严峻形势,坚决打好抗旱保粮主动仗。
旱情声声告急。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抗旱保粮责任,及时部署抗旱减灾工作。7月11日,市防指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在落细城乡供水保障方案基础上,合理调配水库、塘坝、泵站、渠道等水源和设施,采取调水、启用应急水源等多种抗旱保供措施,及时开闸供水,切实发挥灌区水利工程效益,为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提供保障。
抗旱补损并行
千方百计找水保丰收
“多亏了毗河水,我们村里的300多亩水稻才迎来了丰收。”近日,乐至县宝林镇双碑村党支部书记吕智平告诉记者,在今年水稻栽植和抽穗的两个关键期,毗河供水工程及时向乐至供水,双碑村的水稻才没有因为干旱而受灾减产。
抗旱保粮,千方百计增加供水量是关键。7月以来,我市通过统一调度水资源,水利工程累计供水5280万立方米,其中从216座水库供水3352万立方米,全力确保人饮安全和47万亩农田灌溉。
积极争取“外援”。通过毗河供水工程调水1100万立方米,从中江县继光水库、资中黄板桥水库调水110万立方米,及时补充沿线河流、水库、塘堰蓄水量。
安岳县乾龙镇罐子河村600余亩的稻渔基地,在提灌站的灌溉下呈现勃勃生机。记者在现场看见,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边,清流正在渠道内缓缓流淌。
“这段时间的极端天气对农作物造成了影响,但是我们这里修建的提灌站可以保障随时抽水灌溉。”罐子河村党支部书记刘虹渝告诉记者,目前,村上正稳步推动抗旱保苗的工作,为后面的稳产增收打好基础。
防在成灾前,抗在第一时,救在第一线。我市及时派出农技人员下沉生产一线指导大春生产和科学抗旱,组织开展机电提灌站的维修改造,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近段时间,全市各地皆可见干群齐心、战天斗地、争分夺秒、抗旱保粮的生动画面。
一个月来,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员邵永彬走遍了有雁江蜜柑产业的乡镇,指导果农科学抗旱。除帮助大家想方设法找水源外,他还建议尽量采用喷灌、滴灌等节约用水的方式科学抗旱。
“我们清掏了山坪塘、水井、沟渠等所有能蓄水的设施,利用间歇性下雨的机会储水保水,增设水管、电机等设备,同时在夜间灌溉减少蒸发,想尽一切办法为果园解渴。”尚诚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丽芳说,这一系列自救措施使果园的落果明显减少,切实降低了损失。
以秋补夏,晚秋生产提早谋划。目前,我市正引导农户改种、补种和增种一季秋红苕、秋洋芋、秋蔬菜等农作物。同时,加快推进剩余的8.8万亩撂荒地整治和6.42万亩种植园地分类改造,充分利用撂荒地、果树行间套种秋粮、秋菜,确保全面完成50万亩秋粮和22万亩秋菜的晚秋生产任务。
近几日,雁江区丹山镇水果种植大户张虎,忙着将农业灌溉用水抽到山顶蓄水池,以保障秋大豆的栽植用水。“这几天,我们抓紧把秋大豆种了下去,希望今年前期的减产,在秋大豆上面能够找回来。”张虎说道。